佛弟子文库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妙莲老和尚  2010/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诸佛菩萨诸祖师都是这样指导。只要你念佛、何罪不消?何福慧不增?这是第一等大福,你不做太可惜了!

印光祖师说:“儱侗真如,颟顸佛性”,你道理没弄清爽就会误导人。我们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阿”就是无,“弥陀”就是量。什么无量?以两种代替-无量光、无量寿,即以横遍、竖穷概括一切法。当然分开来讲,就是无尽了,因为诸法无尽嘛!百千万劫也说不了;即使有人向你说,你亦无寿命听啊!

有人问:“阿弥陀佛无量寿,为什么还要退位?”说阿弥陀佛无量寿,将来观世音菩萨在极乐世界成佛补佛位,这是指无量之中的有量。阿弥陀佛让位不是去休息了,而是到另一世界继续度众生,这是无量中之无量,菩萨道无有休息啊!

也有人问起:“十方三世佛,佛佛道同,为何你说阿弥陀第一?”何止佛佛道同?我们业障众生的佛性与佛都是同等呢!道同:法身是道同,但是应身:依修因而感果,这个同不了的。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观音十二大愿、普贤十大愿王,这怎么会同?

大家要知道!“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不是讲法身第一。法身平等,还有什么第一?如果法身是第一,那什么是第二?这里错不得喔!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阿弥陀佛第一,这是指阿弥陀佛的应化身,以四十八愿而说;阿弥陀佛应化度众生之广大愿,是十方诸佛都共赞的。

我们修念佛法门,念的是阿弥陀佛。佛陀一代时教也是讲念佛,但通指念十方佛,与念阿弥陀佛不同。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求生的净土是专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个净土;十方都有净土,可是各处净土和阿弥陀佛的净土不同-佛佛的差别愿不同,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喔!你若认为弥陀净土和其它净土一样,那你还不知道法界藏身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之殊胜。

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发四十八大誓愿度众生,不但度善业的众生,恶业障的众生也度,所谓“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这是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摄受,这就不能说佛佛道同了。依因果来说,五逆十恶的人只有下地狱的分;但阿弥陀佛大慈大悲,逆恶的众生只要称他的圣号,都摄受于四十八大愿中,可以带业往生。

所以印光大师赞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非是度生无拣择,怜彼是佛尚未成。”这是说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愿力的功德,连五逆十恶的众生也要度。为什么要度?因为怜愍他们的本性也是佛,只是尚未觉悟,造了恶因,做了苦恼的众生;因此要把众生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使他们安静用功,恢复本性成佛道。

还有,阿弥陀佛为什么最第一呢?只要你念他的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这是方便之中最方便、容易之中最容易、圆满之中最圆满的法门,可说是十方、过去、现在佛法中最为殊胜的法门,堪称第一。

至于其它的法门,上根的能修,下根的就很难,即使勉强去修,也得不到大成就。惟有法藏比丘阿弥陀佛所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均收;若老、若少,若男、若女,只要诚心念佛,那都是万修万人去!其它的法门没有这样殊胜。此是如因果而说也!

如果你对弥陀净土没这个了解、没这个信仰、没这个尊敬、没这个虔诚,那念佛怎么能功夫相应?将来怎么能生到西方去呢?你一定要虔诚、五体投地的恭敬深信,信得:“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能这样认清、把得住这个法门,老老实实、虔虔诚诚地念,方许可你是真念佛人,命终必生西方。

念佛要持戒

我们在这边念佛,西方极乐世界八德池中就长出一朵我们的莲花来。你看这奇怪吧?一点都不奇怪,因果就是如此、法性法尔如此。你精进、莲花就越长得大,微妙香洁、光明殊胜、颜色鲜妙;如果懈怠,那花的光明、颜色就暗淡;假如犯了戒,那糟糕了!莲花就萎了、断了。

所以念佛决定要持戒,不要以为可带业往生,犯戒没关系。要知道,带业往生是带过去的业-还没现前的业报。业报要是一现前,若无功德化解就变成定业,就要受因果报应了;此时佛陀虽慈悲也不能救你,因为佛陀也是因果所成,不能违反因果。但佛有无量慧、无量方便可以化解,这就是缘生缘灭嘛!不过善业要重,方可消灭恶业。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苦了;好像一个人已被冤家捉到,那就很不易脱离。在未捉到以前,你还可以逃脱。诸位!趁业障还没有现前时,好好精进念佛消业障;纵使业障现前,也要“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为要务。

我在苏州灵岩山寺时,见大家念佛往生西方是很平常的事;但也有临终业障现前的,并非百分之百身无病苦。有一比丘因为出家时没遇到善知识,受了戒又回出家的小庙,一切行动同俗人一样,很多戒都犯。他知道戒犯太多,业障太重,这样下去不得了,就到灵岩山寺修行忏悔。

但因身体早已亏了,大众起居生活他没办法应付。很勉强同住,念佛虽精进,知道要忏悔,可是造业太重了,临终时业障现前,想念佛却无法念,大家就帮他助念,他却喊说:“不能念、不能念!”一助念,他的头就痛。你看!业障到这样子!这是业果现前的情形,太可怕了!

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守戒;一有犯要赶快忏悔清净,不可再造。这样念佛持戒,持戒念佛,才万修万人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

明海法师京华托钵记:一个人挎着瘦瘦的香袋,从住处走到大街上

(在北京街道托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明海法师几年...

何时得与圣贤亲

琼枝瑶草色长新,别有乾坤世外春。红藕华藏金砌鸭,绿...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

以病苦作佛事,将病房当闭关房

二〇一八年之秋,是我人生所走过的五十六个春秋中经历...

五浊恶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浊。劫浊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浊法都...

大安法师列举念佛六大利益

念佛号的种种利益,利益是很多了,因为阿弥陀佛大愿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欲到无求品自高

古语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

生活中的最佳食物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你的饮食习惯,天平的...

生命是让你来历练的,把今生当真,临终往生就很难了

《楞严经》在看今生,是认为今生的生命,是没头没尾,...

无相、无住、无念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

【佛教词典】圆实

圆顿一实之意;乃称天台圆教之教理。一行圆融一切行,...

【佛教词典】魔王

天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其名为波旬...

都是过眼云烟

有一个小沙弥名叫心通,他忽然厌倦起暮鼓晨钟的禅修来...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

邪淫在《俱舍论》四种更广的定义

问: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

锡杖的表法含义

诸位吉祥。我们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的法器,叫做...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第七个饼

世间万事不论成功与失败,好事或是坏事,都有过去累积...

佛教和中国文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

慧律法师: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为什么说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因为你执着金钱,你...

柴夫一炬,弘公三弹

弘一大师前来承天寺后,遂与转尘上人领数人上山。弘公...

大安法师:精进念佛后为什么家庭和事业更不顺

问: 原先不怎么精进念佛事事顺利,从今年我每天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