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求生净土者,亦需发菩提心

2011/09/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中常说的“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菩提心依种种缘而发,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发菩提心有四种缘,以如是四种缘为增上缘,欣乐佛之大智而发心,即:

(一)见闻诸佛菩萨之不可思议神通变化。

(二)虽未见神变,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

(三)虽不闻法,但自见法灭之相,故护持正法。

(四)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扰,而难得发心。

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发心品载有四缘:

(一)思惟诸佛。

(二)观身之过患。

(三)慈愍众生。

(四)求最胜之果。

无量寿经宗要以“四弘誓愿”作菩提心,且将之分为随事发心(由具体之事项而发)与顺理发心(由普通之真理而发)二种。大乘义章卷九对发心立三种之别:

(一)相发心,见生死与涅槃之相,遂厌生死,发心求涅槃。

(二)息相发心,知生死之本性寂灭,与涅槃无异;离差别相,始起平等之心。

(三)真发心,知菩提之本性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归于自己之本心。

摩诃止观卷一上谓,藏教、通教、别教,乃至圆教之菩萨各因推量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之四谛理而发心,故称推理发心。大乘起信论则说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等三种发心,于信成就发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种发心。密宗主张,发心为阿字五转之一,复基于“菩提心论”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而说四种发心:

(一)信心,指对于求无上菩提毫无疑惑之心。以其为万行之基础,故又称白净信心。

(二)大悲心,发白净信心后更立四弘誓愿。亦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

(三)胜义心,于诸教中选择殊胜之真实。亦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

(四)大菩提心,决定舍劣择胜之际,十方诸佛即现眼前证知,诸魔见此则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

以上四心虽一度区分,但本为一体,以至佛果间无须臾或离,此是为自行化他、世间出世间修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称有相菩提心;然以本来有相即无相,如虚空离一切相,故与无相菩提心相契。

于日本净土宗,源空著选择本愿念佛集,以为菩提心是杂行,而加以废斥。基于此理,净土宗镇西派区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之菩提心,且谓菩提心为总安心、三心为别安心,而主张不应排斥发菩提心。另外,净土宗西山派区分为行门与观门之菩提心,主张废前者,后者即是“三心”。净土真宗则分为自力菩提心与他力菩提心,其中佛以本愿誓与众生信乐,即真实之信心为愿作佛心(愿成佛之自利之心)、度众生心(济度一切众生之利他之心),故称他力菩提心、净土大菩提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判断菩提心真不真

问: 师父,那这个菩提心真不真,有没有什么检测的标准...

心的四种安住方式

《金刚经》说菩萨他一生的修学只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师答...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

【佛学漫画】如何守住菩提道芽

你念我名号,我来守护你的菩提心...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看看这些名人是如何惜福的

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按这种逻辑,顶级富豪岂不是...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妙湛老和尚慈心法语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不弘法不到俗家去。 3、为人要...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义与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组成,那么我们的生命究...

【佛教词典】金粟说净法

亦名:钱宝说净法、金银说净法、钱宝作净法、净施钱宝...

【佛教词典】抵弥

(杂名)大鱼名。玄应音义二曰:抵弥应言帝弥祇罗,谓...

净土宗的杂修与圆修有什么区别呢

问: 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聪明的人却研...

阅藏的用功方法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佛门里常有一句话叫:无事不...

天耳通

从前,有一个叫耆婆的老先生,他会一种很特别的功夫,...

星云大师在南京大学讲禅

2010年11月25日下午,84岁的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世界...

五百世做狗这么久,只有两次吃饱饭

佛灭度后了,有一位大阿罗汉叫祇夜多阿罗汉,他是在北...

人生的选择

有一位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一名...

果能摄心一处,则无事不办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楞严经》 当知摄心二...

念佛的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

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改变思维

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很受消费者的喜爱,每年的增长...

冤冤相报,给子孙留下祸患

做善事的人,不仅他的宗族亲戚爱戴他,朋友乡党尊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