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静察己过,勿责人非

2011/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专著中提到:作为出家人,应该做到静察己过,勿论人非。要知道,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最痛恨的就是谈论他人的是非。的确,论是非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方式,难怪古人曾如此告诫世人:“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而且圣人孔子也曾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其意思无非是想让我们在静察己过的同时勿论人非。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这是古人修身的名言,告诫人们要常怀自省之心,检讨自己的过失,闲谈之时,不要谈论他人是非。提高品德修养,常怀宽阔胸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对于个人修身确实重要。

有这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祖孙俩买了一头驴,爷爷让孙子骑着走时,别人议论孙子不懂孝敬;孙子让爷爷骑着走时,有人指责爷爷不疼爱孙子;祖孙俩干脆都不骑了,又有人笑话他俩放着驴不骑是傻瓜;祖孙俩同时骑在驴背上,又有人指责他们不爱护动物。结果,不知所措的爷孙俩只好绑起驴扛着走了。

这祖孙俩就是深为那些“是非”所累。

的确,所谓的“是非”本身就是极其无聊的谈资,没有任何意义。那些喜欢在背后议论他人、搬弄是非的人往往也是最可恶的人。背后议论别人不是正人君子的作风,做人就应该光明磊落,有话就当其面说,不要在背后搞任何的小动作。要知道,一味地去搬弄是非不仅害人,同时也在害己,对于自身而言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让人看不起。

背后议论人者,有些人是出于无聊,把议论别人当做一种消遣,而且自身从不考虑自己的言论将会对别人产生怎样的后果。其实这种人有时并没有什么不良企图,只是图口舌之快。可是说者无心,听者却可能有意。无意中讲的话,很可能就被有意者断章取义,用作攻击被议论者的武器,还要反咬一口,嫁祸于无意讲话之人。到头来,无意也成了有意,有嘴也说不清。更何况,什么事情都应辩证地去看,被议论的滋味并不好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接受的事,为什么要强加于别人呢?

中国有句俗语:“宁在人前骂人,不在人后说人。”别人有缺点和不足之处,你可以当面指出,令他改正,但千万不可当面不说,在背后说个没完。我们应该时刻谨记:“静察己过,勿责人非”,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如本法师:守口业的果报

口业如果能守得清净,功德是无限量的,其果报美好难思...

说闲话之害

闲话,既曰闲话,有时是一种废话、空话、谎话,甚至是...

两舌与恶口为何都是重罪

我们看这个天人的口业有四种,我们请合掌先念一遍: 四...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四个不同时期的素食体验

说来我已经素食十年了。曾为了吃饭的问题头痛不已。我...

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每天晚上要给自己一个总结:今天我的言语行为、我的心...

净界法师:菩提心修学述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诸位...

慈悲分三种境界

从教法上来讲,慈悲也分三种境界。通常我们叫做众生缘...

【佛教词典】猪头和尚

(杂语)禅师之头面似猪,故世人称为猪头和尚。释门正...

【佛教词典】乐界

谓顺乐触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界。复次...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问: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慧律法师答: 堕胎...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佛学漫画】不着相

【佛学漫画】不着相...

在生活中持守五戒

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

【佛学漫画】隐元禅师

前有鉴真不远万里,六次渡海,后有隐元不畏高龄,在异...

念佛法门就是「菩萨之父」

菩萨父者,《华严》十一经:威光童子睹如来相,获十种...

消除烦恼的方法

我们的身心里有多少烦恼,你曾经算过吗?笼统来说,有...

向佛陀学习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过日子就...

同以不思议持名之妙行

蕅益大师说,我们一个人在成佛之道,其实最难最难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