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净界法师  2022/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察四大地水火风是无依,就是它是「没有自性」的,自性空的,它只就是我们妄想生灭的因缘把它变现出来,心生则种种法生,乃至于这个无相的虚空,它的体性也是没差别的。在虚空整个十方世界的佛国当中,它的相状是差别,但是虚空是没有差别的!在这平等不二的虚空当中,他从相状悟入了真实的心性,证得无生法忍。

他先把一切法,这地水火风色法都是不真实的,把一切法会归到「虚空」,再把虚空的相状回归到一念心性,而悟入了真如三昧,结果成就了妙力圆明。妙力指的是他的神通,种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神通;圆明指的是他智慧的观照,他有「从假入空」的智慧,从假相悟入空性的这种观照。

蕅益大师说,其实虚空藏他所安住的不是虚空的相状,他只是假借虚空的相状而悟入真如的理性,他是藉相观心。你看四禅八定有一个「四空定」,四空定他也是厌恶色身,厌恶这种扰动的色身,他觉得这个色身粗苦障,你看这个肉身在这个地方,走路也不对,睡觉也不对,走来走去都不对,是粗重的、痛苦的、障碍的。他心中对这个色身就产生厌离之想,我不要这个色身,我再也不需要你了。欸,一切唯心造,他不断思惟以后,他色身就消失了。一个人一定要有色身,他以虚空为色身,四空定,「空无边处」就是以虚空为色身。但我们要知道,你以虚空为色身,你还是有所住,你以虚空为住;只要你有所住,你就不得自在!当然相对我们以「色身」为住那好多了,至少他不会老、不会病,不会老病的问题。

楞严经一再告诉我们「不要去住!」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人生你越想追求什么你越得不到;你愿意放下,你得到的更多。一个人的自在,是他面对诱惑假相的时候,他每一次都选择「放下」。「真如本性」是我们生命的一个根源,我们活在妄想,你有所住就满足了,那就这样子过了。但是你不断的「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它无量的功德就跟你慢慢接轨了。

所以为什么虚空藏菩萨能够「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剎,化成虚空」?因为他把假相全部放下,结果它拥有这么多的自在!所以一个人你要能够在修行当中成就大功德,你肯定要先学会「放下」。每一件事情诱惑你的时候,你告诉你自己:这个只是你生命的一个过程的假相,就是路旁的小花,你要的是继续往前走,你不断的放下,你的功德才会越来越大,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用功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放下

禅堂的禅字,又名静虑,又名思维修,总的一句话,就是...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

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 老实念佛不容易啊...

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二乘人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无常。要是感受不了无常,那...

妄想跟你过去的生命有关系

妄想的本质是什么呢?【观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阴、六入...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念佛妄念纷飞,这种状态是不是难以往生

问: 顶礼法师,印光大师在与陈锡周书一文中提到,以散...

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

问: 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

若无闲事挂心头

禅家云门宗有这样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

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问: 有人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常敏法师答...

【佛教词典】互为主伴

(术语)莲华藏世界之大小释迦互为主伴,金胎两界之诸...

【佛教词典】成熟有情行

【成熟有情行】 p0666   如四菩萨行中说。   二解...

【推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闻慧, 从听讲...

敬佛无定法

冬夜严寒,一个乞丐颤抖着敲响容西禅师的屋门,哭着向...

我们每天都活在欲望和病态的雾霾中

我们现在物质是发达了,科技是发达了,但是人的欲望也...

如此才不负出家一场

在佛陀的众多弟子中,难陀尊者容貌端严,仪表堂堂,具...

清净的寺院里面为什么会有灰尘呢

赵州禅师八十岁那年,被众人迎请到赵州的观音院住持弘...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

潜伏在你身边的「菩萨」们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游方到五台...

是谁在流转三界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

如何解决烦恼呢

问: 烦恼如何解决? 衍慈法师答: 烦恼的根本是无明...

除粪人尼提

在佛陀住世的那个时代,舍卫大城中有一位贱民,名叫尼...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