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死种子

星云法师  2010/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前印度的弥兰王请教那先比丘:“人死后有来生吗?”那先比丘回答:“当然有来生。”弥兰王不解:“人有来生,为什么我看不到呢?如何证明?”那先比丘说:“王呀!您吃过橘子吗?虽然橘子皮被丢弃,果肉被人吃完,但是种子一落入泥土,又展开一连串生命过程,如此循环流转不已,因中有果,果中又有因,如海潮此起彼落,无穷无尽。”

又如一杯装满水的茶杯,即使杯身粉碎,这流注四方的水,一滴也没有减少。又如燃烧的木材,一根又一根接续着生命之火,哪里停息过?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往来于人、天、饿鬼、畜生、地狱的六道,如车轮转动,不曾安定休息。大自然里,随处可见生命的奥妙,雨水和云朵,演绎前世来生的答案,人的思潮纷落,前念是前世,后念是来生。只是人啊!有耳不闻,有眼若盲。“有一阵子,社会上吹起催眠的旋风,“前世今生”成为各种媒体的热门话题。对前世的好奇,反而打扰我们今生平静的生活。

禅门中有句话:“不知道最切。”也就是要我们截断妄想众流,积极活在当下,玩赏着生命中的阴晴圆缺。探究前世的面目,不如把握我们眼前的因缘,去经营一个完满的今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原文: 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如何摆脱死亡的恐惧

我在东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会人士,都是来问...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推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佛学漫画】入胎·十月

如果按照佛历计算,佛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完全...

善良是一剂药,可以治病,可以诞生奇迹

还记得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我家有一个街坊,姓周,与母...

人死有后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祇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

慈悲的驯服场

有一天,在禅堂里面,忽然发现一个小偷偷东西,在禅堂...

【佛教词典】屈眴

(杂名)布帛名。第一布。谓大细布也。义楚六帖二十二...

【佛教词典】瞋恚盖

梵语 vyāpāda-nīvarana,巴利语同。五盖之一。盖,...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学法时,学哪一法,心念就住在哪一法,要全心投入。至...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

念佛现生定得往生

当时别时意的观点就出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别时意是在《...

星云大师《为放下情执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您可曾听到一个卑微的声音, 向您发...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

无异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

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言简意赅,言无虚发,对如何...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

往生则必证不退转

问:前面提到博地凡夫,只要得生净土,便可位登不退,...

修净土的人不要忽略发愿

我想我们修净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