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再恩爱的夫妻对死亡也无能为力

2012/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即使有再恩爱的夫妻,再美满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对你的死亡也丝毫帮不上忙,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你死去。

在黄泉路上没有人愿意和你结伴同行,也不可能和你结伴同行。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就像夫妻之间,不管平时是如何恩爱缠绵,相依相偎,时辰到时还是要无奈地撒手而去,独自一人漂泊在黄泉路上,到头来白白恩爱了一场。

世人所讲的恩爱都是有条件的,其本质就是一种贪欲,一种占有欲,如果对方没有任何值得贪恋的地方,比如面对一个丑陋不堪的人,你还会爱对方吗?肯定是不会的。同样地,当我们成为一具丑陋的尸体时,一切恩爱也就自然消散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残酷!常常见到现实中有的夫妻,活着的时候恩爱无比,可是爱人刚死不久,转眼间就投入到别人的怀抱。正如古人所说那样,“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因此,人们常常感叹地说:“所谓白娘子与许仙、朱丽叶与罗密欧那种生死与共的爱情,对现实社会来说,不过是一种梦想而已!”人们的心识是在不断的流转变化之中,就是自己也无法捉摸,比如你知道你的下一个念头是什么吗?我们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都无法把握,却幻想永久的爱情,这怎么可能呢?如果把这种夫妻间的关系,转化为修行道上的伴侣,倒是还有一定的意义。

佛陀曾经开示他的父亲净饭王:“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只有你一人独自前往,你的嫔妃、眷属、文武大臣不会跟随你,如影随行的只有自己的业。”古代有的帝王就不明白这一点,要求陪葬,让那么多人陪他一起去死,希望在死后仍然有人服侍他。这怎么可能呢?只会增加你的恶业,增加你更多的冤家债主!要知道我们在死亡的时候是不能自主的,业力就像一阵风似地吹着你,让你不得自在。虽然在死后的中阴阶段,人人都会具有一些神通,譬如神足通,除了金刚座和母胎之外,可以穿越一切坚硬的物质,可以刹那到达任何一个地方。可是尽管有神通,但神通难抵业力,仍然要受业力的制约,你的神识在业风的吹荡下漂游不定,不是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的。比如那些殉情而亡的夫妻,虽然希望死后还能在一起,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生前造的业不一样,这个业风的风速、方向也就不一样。仍然被吹得分散开来,随着各自的业力各奔东西。

相伴一生的夫妻尚且不管用,亲友、子女等亲眷就更不用说了吧。在死神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家眷是带不走的,他们对你的死亡也无能为力。这时一定要把所有的家眷、妻儿统统放下,放下对他们的一切执著。特别是夫妻间的贪恋更要放下,这是导致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如果没有这种贪恋的情欲,中阴身是不会入胎受生的。世人不也常讲“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吗?他也知道这是导致生死流转的主因,但偏偏认为这是神圣而浪漫的,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明明知道前面是火坑,他也心甘情愿地往里扑。这就是众生知见颠倒的一种表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

圣严法师:从有变成没有

无常的意思就是,没有的能够变成有,可是相对来说,有...

人家五逆十恶能往生,你为什么不行

一个人会创造广大的功德,不是一生造成的,你只是今生...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

【推荐】今生没有往生,下辈子就更难往生了

智者大师,你看天台宗它念佛法门多障众生念佛观,念佛...

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

一个人活在世间上,即使七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在一...

如何掌握病人断气时刻的念佛速度

问: 在断气之时,给病人助念,一定要快速地追顶念佛...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

心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最近在武汉的月湖畔看到了这个知音的故事,第一次面对...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

【佛教词典】一分戒

指受全部戒法中之一分者。如一分菩萨即是。菩萨璎珞本...

【佛教词典】红莲华

梵语 padma。音译作钵头摩华。原产于东印度、波斯等国...

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

通常被人骂者,少有不起烦恼,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时,...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

谁是世第一

两位梵志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声,引来好奇的人们上前...

印祖文钞--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舍」时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

梦境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的意义

佛陀很少给人析梦。析梦就是解梦,对所梦之境的分析。...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如时与世尊交

入门便悉弥勒笑,出寺难求俗虑抛;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

心忙则忙,心闲则闲

你请某人帮一下手,也许,他会回答你:你没看见,我正...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

钱要放在哪里才保险

很多人都知道,把钱放在自己家里并不保险,因为可能会...

佛学常见辞汇(十六画)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舌头的妙用

广慧元琏禅师初学道的时候,依止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