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宏海法师  2019/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着,绕来绕去,累得要命,好不容易到了终点,突然发现还有一条便捷的小道,但是走上去才看到,山这边看不到。

佛都是觉行圆满的,佛觉行圆满,不但要觉圆满,还要行圆满,行圆满的时候,唯佛与佛才知道这个行是怎么圆满的。就跟他们都登山登到最高峰顶的时候,只有站在最高峰顶的时候才能够心照不宣的,从这个峰顶看到各个从山下上来之路,如果你只片面在这边走的时候,那边的道路你不知道。

佛只有在觉行圆满之时,特别是经历过行圆满这个艰辛跋涉的过程,到了心照不宣的妙高峰顶,全体窥到上山的各种路以后,才能在这儿特别格外地说,还有这么一条上山路,这么一条成佛路,告诉指点我们一条简单易行的路,因为他好不容易从那边上来,站在这儿一览众山小,发现那边有这么好的一条路。

佛的情形,一定是佛才能说清楚,说的一定是佛才能说的境界。所以只有释迦牟尼佛才能说阿弥陀佛的这个情形,也只有阿弥陀佛这个情形才能让释迦牟尼佛来说,因为他们都是“唯佛与佛究竟明了”,连菩萨都没有份,我们九法界以内的众生就只能好好的听吧,认真的信,努力的行,仅此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巧媳妇的故事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

念佛得速疾解脱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要有速求往生之心

众生的共业都在面前,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扭转狂澜。但平...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

九品往生之中品上生

再看中品。 中品上生,利根回大声闻,即法行人。 这个...

什么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在净土法门中,有一种特别的修法...

娑婆世界的安乐夹杂着毒药

娑婆安乐的果报,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譬如美食,夹杂...

《维摩诘经》的净土观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纪的现在,杀人利器发达的今日,来提倡修行净土...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

越施越富,这已经是佛门的常识了

一部大藏经中,到处阐明着因果律,不仅在三界六道中都...

心生还是病生时

凡病有无形、有形两种。无形之病,贪、嗔、痴、爱,及...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佛教词典】七士身常安住见

【七士身常安住见】 p0064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

【佛教词典】折伏摄受

折伏恶人,摄受善人,此二门乃是佛道大纲,折伏是配智...

念佛切勿起疑念

念佛全凭信心,若起疑念,则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们是...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

为了半偈而舍身的故事

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释迦牟尼佛说:弥勒发意先...

圆因法师《将心比心谈放生》

一 放生甚难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强的混沌时代提倡...

【推荐】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

一切外境只是因缘的暂时和合而已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

贪的对治方法

这讲到对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舍贪吝。 若...

《黄帝内经》里的三句话,把疾病的起源都讲透了

第一句是百病皆生于气。 怒则气上,容易脑溢血,眼睛充...

沉默的美好

已是许久没有读书了,只因心总被琐碎的烦恼充溢,没有...

圣严法师《珍惜因缘》

从禅的立场来解释,生命是时间加上空间的活动,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