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化解夫妻间的矛盾

2012/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夫妻在一起生活一辈子,难免有磕碰,俗话说,舌头还有不碰腮的,其实,夫妻吵架有矛盾,那没什么,也不是洪水猛兽,没有那么可怕.问题是,矛盾出现以后,怎样才能化解。

人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上流,夫妻打仗不记仇,这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夫妻之间有了矛盾,不要把事情在心里耿耿于怀,更不能深藏在心里,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有怨气,早晚得爆发,如果积怨太多,容易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夫妻有矛盾,有怨气,要及早说出来,当时说出来你心就痛快了,尤其是女人有怨气要及时宣泄出来,万一因为生气得个什么病,那岂不因小失大。

夫妻矛盾处理的好,同样能够增进了解,强化感情,矛盾和怨气在心里,你不如说出来,哪怕是吵,问题是我们要怎样的吵法,我们很多的夫妻发生矛盾,就是什么都不顾,只为自己发泄,为自己痛快,那是不可以的,无论男女也是不可取的,你不妨按以下的方法,来试试.我相信,无论矛盾大小,都可以让你转危为安,让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你家庭和睦,幸福在心,不再争吵。

目标明确,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绝对不能瞎乱牵连.尤其是不要把陈芝麻旧谷子的事情重新提起,事情说完了,就不要没完没了。

关起门来吵,家事别对外张扬,在大庭广众之下或是在人多的情况下,极容易将事态扩大,那样将要难以收场,听取对方发泄不满,让他把心里话说出来,认真听,一直到他讲完了,然后,再发你自己的怨气,但要克制要冷静,别说带刺激性的话,不说过头话,也别摔东西.以免激化矛盾。

夫妻双方都不要给自己的亲属传递信息,也不要让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来为你助威,自己得事情自己办,自己的梦自己圆,夫妻的事,内部处理解决。

得理让人,不能得理不饶人,要有一点宽容心。

不要用“离婚”来吓唬对方,因为那是最让心爱的人伤心的话,最后,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还必须注意:任何时候都不要动武动粗,有矛盾时不要一走了之,还应该是速战速停,要尽快停战,专家认为:婚姻美满的夫妻不是不吵架,而是懂得把吵架转化为增进彼此了解和坦诚相待的机会。

朋友,你最好是别吵架,你若吵架啦,就照此办理,看看效果如何,夫妻之间,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相信赖,欣赏对方的优点,尊重对方的缺点,互相有些独立性和自由,有矛盾用化解的方法来处理,就可以恩爱长存,生活快乐,幸福与健康同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迦叶尊者与妙贤女

佛经里的种种公案,一个是教化我们,一个是启发我们,...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问: 佛教中对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现在社会价值...

这些深恩重爱会障碍我们成道

蕅益大师开示我们,学道之人要真实具足刚骨。什么是刚...

夫妻相处之道

在我的信徒中,青少年不少,老年人也很多,但中年的夫...

【推荐】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

福业相当,方为夫妇

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总想投...

为何相爱容易相处难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粪窟夫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花朵的六度精神

佛教讲众生得度有六种方法,称为六度。从一朵花,也可...

布施、放生、施食后的感应

1 找工作 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们大学要求的比较严,...

戴着假面具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对妙智说:人活着,特累。 不能...

【佛教词典】离饮诸酒诸放逸处

于饮诸酒。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

【佛教词典】独觉舍悲障

独觉的行人,但能自度,无利他之心,故不能起大悲心以...

【推荐】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

觉得环境不好,为何不把你的心换一换呢

九种无为法:九无为说,穷生死蕴,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嘱奴守门

人的智识有深浅高低,个性习惯好欲都不同,所以有的人...

工作的谋生不要违背慈悲

为了修习正命,你必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

恋西大师:念佛要诀八不必

念阿弥陀,不必除妄想,只要声不绝,决定生安养。 专...

一句戏言堕猕猴身

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

五蕴活动越炽盛,你的业力就越重

众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追求?他就是用五蕴,...

度众生现出家相最好

文中说到【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你有善因好缘,怎么会没有感应呢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能有宗教的体验。宗教的体验不...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