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句戏言堕猕猴身

2011/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的修行方法不是拜火就是修水行),这群修水行的外道者,在溪边的树林中看到一群弥猴在水边戏水、在林中跳跃,他们心中想著:“人与畜生究竟造了什么业,而生为人、生为畜生?”心念转动,就互相议论研究。

这时候,他们远远地看到佛陀,威仪庄严、形态安详地延著山路向他们走近。这些修水行的外道者立即离开溪边,来到佛陀的面前,起了恭敬心,也生出疑惑之念,他们就提出刚才互相议论的问题来请教佛陀。大家指著弥猴群问佛说:“这些猴是因造何业而来?”

佛陀很安然地回答说:

“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得到无漏智慧与神通的修行者,他在山中修行,在溪边生活,行动非常轻盈。走路离水离地,过河时如行于陆地一样,轻盈灵巧,走路时像风吹云而过月,无比威仪、无比自在。

“那时有数百个外道者看到这位修行人,起了嫉妒之心,不但不赞叹他的修行,大家还一起开玩笑,说修行者轻盈敏捷、翻山过岭的行动,好像弥猴登山爬树一样。一群人边说边笑,结果,由于一句戏言,取笑修行者像弥猴,而堕入五百世的畜生弥猴群!”

这多么可怕啊!我们存心说一句戏言,或是取笑别人,这个因果就累世不得开脱。佛陀为这群外道修行者说这段过去生的小故事时,那群弥猴看到佛来说法,本来在树上跳跃不止,听了佛陀的说法后便停下来,边听边流泪。这足以证明这群弥猴在无量劫中受了畜生的身形,是多么地痛苦啊!

“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有时我们说一句话也会影响“无漏智”的修得,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自我警惕,若能得无漏智慧,就能常摄口业。

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欲不造业,则必须以无漏智慧来收摄口业。口业为重,有时候一句戏言、玩笑话语,或是取笑别人,也是会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

一句话轻易地说出,竟然招致五百世堕入弥猴身,实在是非常可怕啊!所以我们平时说话,必定要慎重其事,绝对不可轻视他人,也不可轻易造口业。学佛,必定要以无漏智慧来收摄口业,若能如此,则可“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

我们所说的话句句实话,所说的事,句句负责任,就称做“正语”;反之则造口业。我们的口有四种恶语,即“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我们要好好地、时时地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可妄言、不得绮语、不可两舌、更不可恶口,日常生活要记得放弃昨日的杂念,要谨慎于今日的举止行动,行兹在兹,时时刻刻处寂静之境界中,在工作体验中也必须善加用心,若能如此,则可得到正语及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师父总有师兄背后偷偷说我。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来来回回总是与人说命运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人都很关心...

布施一杓饭汁,果报不可思议

芥子般的种子,能长出庇荫众人的大树。布施得福,因果...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

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过去...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 第一个...

世人若遇灾殃,应作偿债想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

放生牛的奇报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学禅者应注意的十事

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

长者智教败家子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

习惯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

父母之恩,昊天罔极

有一位研究力学的教授常常跟学生讲述一个道理高空物体...

【佛教词典】三种思惑

(名数)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于父母,...

【佛教词典】诸法皆空

谓诸法皆无自性,当体即空。...

圣严法师:生气不能解决问题

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来处理才能...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的助念吗

问: 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对念佛往生依然没有信心,...

远离杀生,能令你恶的果报消失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的故事——不眴太子

观音菩萨的故事——不眴太子...

曾国藩的人生五箴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兹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

佛教禁止占卜打卦,为何又有《占察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这部经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听过?我开...

怎样才能做到净念相继,佛号不断

问: 弟子之前一天可念一万到两万佛号,但是近一年来,...

今欲脱离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以真心随缘,而成妄识,妄识...

楼宇烈:我学佛法几十年的体会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

为临终人修福,七分功德中,六分归生者自利

对于一个有情众生而言,一旦形成阴阳之隔,就好像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