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灵蒙尘了该如何清扫

2012/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灵蒙尘了该如何清扫

我们知道,衣物脏了,可以用水清洗。心灵蒙尘了该如何清扫呢?

这“扫心地”的功夫来源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周利盘特迦鼻根圆通章》。经上所说扫地、扫厕所有种种的功用,依一般人的观念,那种不干净的地方,想避都来不及了,何况去扫它呢?况且还是件下贱的工作,怎会有功用呢?其实不然也!扫地的功用是什么?它所含的深义又如何解释呢?一是“降伏我慢心”,是因为人都有贡高我慢心,觉得世界上“我”是了不起、高人一等的,不懂得尊重别人,这种心态其实就是做事情的最大障碍。若能快乐、自在地做一般人认为下贱的工作;也就是降伏了贡高我慢的心。二是“干净可以使人的心定下来”,是因为把家里或工作环境打扫得窗明几净,不仅自己的心能感到清净,也会让经过者或使用者的心清净;心一清净,自然心就定下来了。三是“扫掉心里的垃圾”,是因为我们的心里有很多垃圾,如贪心、嗔心、慢心、疑心……心里面的垃圾多了、烦恼多了,人也就整天糊里胡涂的。“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的垃圾扫干净了,心地就清净了。若达到《清静经》所说的“寂无所寂”,才算清净到了家。

我们知道,地面不常扫,就不会有一个清洁的庭院;一个人的心不常清扫,人生中烦恼的尘埃就会在心中积厚难除。“怎么扫呢?”“用惭愧、忏悔、返照、觉察、观照,念念分明、念念作主、念念觉察、念念觉照,这样,就能把心中的灰尘扫掉了。”

这是佛陀与弟子周利盘特迦的对话。据说周利盘特迦“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忆”是记忆;“一句伽陀”就是一句偈;“伽陀”是音译,意思就是偈,通常是四句话。意思是说,佛教周利盘特迦一句伽陀,他在一百天之内,都没有办法把这偈语读熟,前面一句学会了,后面便忘记;后面一句学会了,前面又忘记了,始终没有办法记下来。

由于周利盘特迦无法“忆持”佛陀所教的“伽陀”,在这种情况下,慈悲的佛陀把周利盘特迦带到一个很清净、安静的房间,指着房内的扫帚,告诉周利盘特迦:“既然没有办法记忆四句偈,就只念‘扫帚’好了,这样应该不会忘记了。扫帚是用来扫灰尘的,我们心当中有很多无明、烦恼,使宝镜蒙尘,也应该把它扫去。”

佛陀的这段话是深含义理的:“宝镜蒙尘”是理,“扫地”是事,理和事是相通的,既然理上不能了解,佛陀就教导他先从事上用功,从外而内,借着扫地来显理。所以,如果是下下根机的人,只有从事上做、从事上修。例如,借着不断扫地来契悟,即所谓“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我们心中有贪、嗔、痴等污秽,便有种种尘劳境界,所以必须藉事显理。当专心在能扫这个心和外面所扫的境时,事上就到达最高的境界,忽然,理就能显现出来;所以法是圆融的,可以从事上修,也可以从理上契悟,到最后事理一如。释迦世尊教周利盘特迦念“扫帚”,即是从事上入,时间一久,慢慢就能由事到理,从事显理。接着,佛又告诉周利盘特迦“扫帚的意义就是除去尘垢”,进一步教他除垢。垢就是我们心当中的尘垢,除去外面的尘垢之外,还要除去心当中的尘垢,心中的尘垢除尽,智慧也就开了。

佛陀依他的根器,而教导他:“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佛先教他念“扫帚”、“除垢”,再进一步体会除去了外面的尘垢之外,还要除去心中的尘垢,而周利盘特迦也确实找到了这一条修行的道路。所以周利盘特迦就说:“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返息循空,斯为第一。”

扫帚扫尘,尘虽去而帚迹犹存,如何处治乎?你不妨“朝日扫心地,扫帚越不净,欲要心地净,撇下扫帚柄。”“如人担物,两头俱在则停稳,脱却一头则偏也,若两头俱脱去,和担子也无,却要本来处。”这与禅宗所谓“能所双亡”同出一辙,此法适于上上慧根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

佛国之土本无秽无净,只因众生心分别故

问: 您曾于鼓山法界学苑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

圣严法师《海面无风不起浪-心与事合一》

当我们用心用到心与事合而为一时,已经是心外无事,事...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

百病从心生

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

智谕法师:清净心

今天和大家讲清净心。清净心对修道人很重要。经上说:...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唐朝是我国佛教繁荣的时期,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

冒充出家人之果报

如若是为了能受人信施、或为便于利用人的善心和对出家...

写给徘徊在修行路上的朋友

修行就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其实修行说起来很简单,但是...

【佛教词典】三权一实

指天台宗之化法四教。四教之中,藏、通、别教三种系权...

【佛教词典】无上丈夫

如世尊言。所有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

参禅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

佛教为何分宗派

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

善修奉行十念法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

沈家桢居士的学佛经过

我现在的心态,是衷心感激这一生中,所有遇到过的法师...

世间的四种布施与供佛无异

出自《佛说处处经》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

大器晚成

姜子牙是商朝末年人,他的始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

真正地孝顺父母,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面对无常,我们应该怎么做

问:亲人去世后,我很难过,怎么样才能走出失去亲人的...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

证严法师《在人群中修行》

我们应该要时时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个人,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