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2021/09/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唐朝是我国佛教繁荣的时期,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学著作,规模空前的译经事业,还有谆谆善诱的高僧。在当时,一个人发心想要出家,要经历怎样的程序?出家后又要遵守怎样的戒律呢?

可以随意出家吗?

答案是不可以。

唐朝时候,明令禁止僧尼私自出家的行为,对于未经官方许可而“私入道”的行为,处罚是相当严厉的。

《唐律疏议》“私道条”对于私入道僧尼及相关人员都要进行处罚。私入道的僧尼本人及使其入道之人,都要受到“杖一百”的处罚。如果是其家长使私入道,则罚家长,私度僧尼本人不受罚。

想要出家怎么办?

在唐代出家主要有童行制和恩度等途径。

童行

首先是发心之人经过父母同意入寺为童行。童行,也称为童子、行者,是未被剃度称为沙弥之前,留有长发,居于寺院的发心出家者。这是为了考察他们出家的动机和求道的信心。

被寺院接受的童行,由寺院指定依止师长,师长为之起法名,此时须向官府申报,登录童行籍。童行阶段,发心者须进行适当的经法学习,“念经求度者,温习经业,不得懒惰”,同时还要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

试经度僧

童行经由试经考试取得正度资格,接受由官方交付的度牒,这样才可由师父举行剃度仪式,正式出家。

试经度僧,也称试度,度僧时,令请求出家者读诵经论,且陈述其义,以试验学力。例如唐中宗时期,就曾试经《法华经》,内容包括诵经及解答经意。后来,也曾以背诵经文五百或七百纸作为试经内容。

若合格者由官府发予度牒,自此得到政府许可,等到诸方开坛受戒时去纳受具足戒,受戒后发给戒牒,成为正式的具备合法身份的僧尼。

因此,一般唐代民众出家的过程是这样的,申请出家——比试经文——祠部发牒(度牒)—— 戒坛受戒等程序,即:

1、入寺为童行,学习经业;

2、师主向州府相关长官提出得度申请;

3、童行接受州府经典试验;

4、试经合格者由州府向朝廷奏请得度许可;

5、准敕后,由尚书祠部发放度牒;

6、由师长依度牒正式为之剃度。

特恩度僧

另外,逢皇帝寿辰等重要日子,在皇帝的特别恩许之下,也会给予度僧名额。

有名望的高僧大德也可以向皇帝提出请求,特恩度僧,如玄奘法师就曾为善洛、法通、处俨等请求恩度。

还有针对个别人的特别恩度,窥基就是在唐太宗的许可下,成为玄奘的弟子。

出家之后要注意什么?

成功出家,成为一名正式的比丘,这样就可以了吗?答案是还远远不够。和现代一样,在唐朝,出家为僧之后,自然也要遵守很多戒律。

随着玄奘《瑜伽师地论》的译出,其中《菩萨地》集印度菩萨戒之大成,是当时乃至后世汉地大乘菩萨戒的主要律典之一。

道宣撰写《释门章服仪》、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规范了当时僧人的行为、僧团内部的惯例制度等。

要住寺修行

出家后,僧尼即在隶属的寺院里修行,不得随意出行,也不能隶属其他寺院或住于俗家。当然,在征得寺院住持许可的情况下,僧尼可以到全国各地寺院求师问道、巡礼圣迹,寻访佛法。

还要注意的是,除了高僧大德外,一般僧尼外出,是禁止骑马的。

要精进、戒行无阙

僧尼要精进、戒行无阙,社会对于出家僧尼奉法守戒及戒行高洁者都是很推崇的,朝廷会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以便他们能够安心修行。

不淫欲、不偷盗、不妄言吉凶

僧尼若违犯不仅要被强制还俗,还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另外,僧尼妄言吉凶也是被禁止的。卜相、疗疾等行为,也常有敕令禁止。

不得非法聚财

按照佛教戒律的规定,出家僧尼不能像世俗人一样追逐经济利益,更不能利欲熏心。唐初推行的均田令中有对僧尼授田的规定,“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

在唐代出家为僧,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正是在这样规范的制度下,通过层层选拔,才能够在当时建立起一个高素质的僧团,促成了佛教全面的繁荣兴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三坛大戒的病中忏悔:亲受三宝最真切的「显灵加持」

晚钟敲过,闭目卧在床铺上,这一天又要过去了。 在太白...

比丘尼谈出家后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

刚出家时最好不要独住

问: 法师慈悲!弟子的常住是男女共住的道场,那么弟子...

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僧吗

一位微博上的网友问了我一个问题: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七个皇帝的国师--澄观法师

澄观法师(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唐朝越州会稽夏...

出家人应该如何学戒

对于出家人来说,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原文: 来书发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实为至当。然教儿...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两种:一种是福德,它可以产生暂时...

能在动中修,这更是功夫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

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

问: 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该怎样做才能...

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这...

【佛教词典】补特伽罗

(术语)Pudgala,又作富特伽罗,旧作福伽罗、补伽罗、...

【佛教词典】光明大师

(人名)善导死后,赐光明之寺额,自此尊师为光明大师...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你们跟师父们不一样的...

付出善良总会有回报的

每当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那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趣味...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

大乘小乘之区别

问: 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太虚大师答: 大乘小乘之...

懂了这一点,便不会去害人

种子是【能生(因)】,现行就是所生的果,但是在起现...

忆佛是把家人、工作都当作是佛

大势至菩萨说:十方诸佛怜念我们众生,就像母亲在想念...

一个人会痛苦,他只有一种情况

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

耕种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

中佛协:春节应远离烧高香头香

春节临近,中国佛教协会面向全国佛教界发出文明敬香建...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

无穷的欲望,导致无限的危机

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

宋代高僧圆通居讷禅师

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