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简单的禅修方法

圣严法师  2013/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简单的禅修方法

许多慢性病,都是由于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所引起,透过禅修,能令身心放松、平衡和促进健康。简单的禅修方法为:

(一)放松身心:采取自然舒适的坐姿,身体放松,双手垂下放大腿上,脚部平放地上。闭上眼睛,眼球不要用力,身体靠往椅背。让脸部肌肉放松,然后,慢慢往下移,放松肩膀、双手、大腿,最后是小腹,以至身体全部放松。心中不存任何念头,轻轻注意呼吸,但不刻意控制呼吸,只是享受这种很舒畅的感觉。

(二)统一身心:当身体的感觉不再构成内心的负担,只是知道身体的存在,但不在乎身体所引起的反应;对于周围环境感到很亲切、和谐,如同与整个宇宙合而为一。这时候,自我中心仍然存在,唯有进一步放下身心,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

(三)放下身心:放下并非放弃,身体、念头依然存在,正常运作,只是不再执着自我中心。这是从修行的经验上,逐步渐修而进入的无我境界,与观念上的无我不大相同。现代人往往追求速成效果,希望能从知识及观念上的认知,达到顿悟、开悟。

其实,在观念上认识“无我”,只能有助于经验上实证“无我”,但无法代替修行者达到开悟的境界。因此如果要实证佛法,必得要经过修行,否则,仅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正确的修行态度与观念应该是重视内心的自在,但是,现今社会依然有很多人,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是着迷于神通本领。

曾经有一位僧人,希望到西方国家弘法,他的师父劝告他要先修行神通力以便接引信众,弘法较为方便。于是,他夜以继日努力,终于练就了一种“神通”本领,可以帮人把遗失的物件寻回,原意是以此作为弘法方便的工具,不料很多人纷纷慕名而至,目的只是为了从他施展的神通当中获得个人的好处,而非为了听闻佛法,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打坐时出现幻境,该怎么办

打坐时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都不要执着。告诉自己...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而被流放的禅师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

把心找回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究...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

圣严法师《沟通的方法》

人是群体的动物,不可能离群索居,除非你想成为与世界...

未悟者,妄以假悟,自误误人

参禅人,守住无慧,不忍受苦无福,无福不能成佛,无慧...

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

决定临终往生的力量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 一是...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

【佛教词典】分段变易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三界内凡夫的生死轮回...

【佛教词典】大树紧那罗

(天名)住于香山紧那罗王名。紧那罗为八部众之一。帝...

日常生活应如何修慈心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

唐代高僧少康大师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曾经在浙江有一户周姓的人家,他...

漫谈日常修行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推荐】诵经如何达到最佳状态

我们说读诵一部经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随闻入...

星云大师《佛教的忠孝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光加被,能够...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乐

世界上的人人都想拥有快乐。但是,多数的人觉得快乐在...

念佛怎样才能达到成片

问: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成刚法师答...

我想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近几年,常常往返于国内外各个城市之间,不仅身心疲惫...

天须菩提比丘的悟道因缘

佛陀的五百位释迦族弟子中,有两位比丘同名为须菩提:...

证严法师说故事《五浊恶世度有情》

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