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

净界法师  2015/1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佛陀先把菩萨道的精神表达出来,假设我们今天违背这样的一个精神,是什么过失呢?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

这个贼人,什么叫贼人呢?古德解释说:就是在佛法当中,你出了家,也穿上了袈裟…现出了出家比丘、比丘尼的相状,但是你却依止外道之法来教导你的弟子。

什么叫外道之法呢?

你跟你的弟子讲一些吉凶祸福、神通感应;这就是假我衣服,裨贩如来。这地方有两个过失:

一、贩卖如来:佛的功德是宣说正法;佛有说法之恩。结果你现出佛的相状,因为你出家就是现出佛的清净幢相,结果你没有宣扬正法,你讲的是外道法,让佛的功德在世间消失掉——贩卖如来,把佛的功德给贩卖出去了,你没有扮演佛陀说法的角色。

二、偷取佛法:佛法有开慧之恩,你宣扬了佛法,进入到众生的心中,一定要把众生心中的光明点亮,让他知道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要让他产生一个抉择判断的能力,他自己要自觉。一个人生命的改变,来自于自我觉悟,自觉、自审、自调,他才能够自我反省、自我调伏,他生命就慢慢离苦得乐。有开慧之恩。结果你宣扬了佛法,他跟着你学这么多年,他越学越颠倒…越学越颠倒,所以说,这不但是贩卖如来,还把法的功德─开慧的功德也失掉了。

这种人的结果就是造种种业,这个业当然是偷盗之业,偷盗了佛法、偷盗了佛陀。皆言佛法——把这个外道之法,都说成是佛法,反过来却“非”…这个“非”是诽谤如法持戒、如法说法的比丘、比丘尼,说他们是小乘之道,不知道善巧方便。结果呢?就有两个结果了,由是疑误无量众生,第二个堕无间狱。从利他的角度,跟着他学的人,每一个人都是颠颠倒倒,一盲引众盲,相继入火坑。第二个,他自己因为误导众生的关系,死后堕入无间地狱了。

这里是偷盗最大的过失──偷取佛法,贩卖如来。他的过失在哪里呢?就是误导众生!

佛教是很重视你的知见,知见最重要,因为你的行为,是来自于你内心的判断;人生就是一个抉择,你要这样做、还是那样做,你选择A跟选择B,后面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所以当我们一个人的知见模糊的时候,这个人就没有希望了。

在佛法中你注意,你学《唯识》你就知道,所有的烦恼里面,最大的烦恼、最大的过失是什么?诸位知道吗?是的,愚痴!没有一个过失比这个严重,愚痴的人造罪是无惭无愧。我们从果报可以看出因地:你看有些人,他得果报业障现前,诶…他拜忏,一下子业障就消除,他的果报不会坚固;有些人业障一现前的时候,怎么忏都没有用,就是你因地的时候是无惭无愧。依止邪知邪见、无惭无愧所造的业,得果报的时候,那几乎是一种定业不可转。

我们今天明白道理,有时候会一时糊涂,也会造业;但是明白道理的人,他会产生一种自我反省的力量,他会有惭愧心。惭愧心在造业的时候,不管是在方便时——造之前,或者正造作的时候、跟造了之后,他惭愧心不断的活动,这个人造罪是怎么情况?他踩了刹车!这个车子踩刹车,虽然撞上去,力道没那么强。

一个人依止无惭无愧造业的时候,是不踩刹车的;他造业是用全部的精神体力在造业,得果报时,就很难忏悔了。

节录自《楞严经修学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

【推荐】做弥陀的使者

大家在劝进行者,做阿弥陀佛使者,帮助众生往生这一点...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变命运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

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法施为重

菩萨行布施度的时候,是以法施为重,以法布施为最上等...

学佛是迷信吗?

学佛最要紧的是在事上的运用。如果只是烧香拜佛,求佛...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

御马三法

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是什么...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泥泞路上的脚印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

没有一个业是从别人身上跑到你身上的

那么忏悔的第一件事情-思惟业果。就是佛教很特别,它的...

【佛教词典】丛林公论

全一卷。南宋者庵惠彬撰,宗慧作序,宋淳熙十六年(11...

【佛教词典】宗本

(1020~1099)北宋僧。常州无锡(江苏无锡)人,俗姓...

我曾亲近过几位长老,发现了他们好人缘的秘密

度化众生最主要的是要有大悲心,佛陀的大悲心是怎么样...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僧无为 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

他讲话伤害我,其实他是无心的

我们如果不用本性修行,老实说,要修行很困难!在家人...

欢喜心扫塔礼塔之殊胜功德

昔日,佛在阿耨达池,对五百位阿罗汉说道:你们各自述...

现代传播方式让弘法触手可及

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

学佛后必须知道的八项因果定律

1.改脾气是关键 学佛后,首先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

慈悲的力量

提婆达多虽已随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闻利养的恶...

腊八粥的由来与营养价值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进入了腊月,就是中国农历的十二...

佛制杀戒是最善的功勋

佛教和儒、道二教设教化导的初心,都是劝人向善的。但...

瞋恨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

《华严经》说,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百万障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