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如何管理好情绪》

圣严法师  2010/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从医学和心理学来看情绪,它是自然反应,那么佛法是怎么看待的呢?

答:情绪可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情绪。所谓健康的情绪,就是享受、欣赏、欢愉,这是一种快乐的感觉,也就是赏心乐事。

通常若有人说到:‘你有情绪啊!’这多半是指不健康的情绪,包括怒、怨、恨,或是讨厌、疲倦等都是。因为不健康,所以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身心受了影响便会影响到家庭、事业,甚至跟朋友之间相处的关系。

凡是以自我中心出发的,都叫做情绪。人为什么要做好事?大家总是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希望做好事以后可以得到回报、可以升天,能够在人间享洪福,这些希望都算是人的情绪。

从佛法的观点来讲,有造恶的情绪,也有修善的情绪。上述这些做法与观念,对一般人而言是好的,但是以佛教的立场,福享完了以后还是会受苦,并不是彻底的解脱。最好还是能从自我中心得到解放,得解脱之后就没有情绪,只有智慧和慈悲了。

问:情绪有能量,是否可以转负面的情绪能量成正面的?

答:情绪能量是可以转化的。在佛法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做‘精进’,还有一个关于参禅者的名词,叫做‘大愤心’,也就是大愤怒心。大愤怒心是发愤图强的意思,‘愤’也可以作‘奋’,即是奋斗、精进的意思,是指痛下决心,自己非得要完成不可,这本身是一种情绪,但这个情绪是正面的,是往好的方面去发展。

如果一个人没有‘发愤图强’这种意志力的情绪来支撑,做任何事情都会半途而废,都可能虎头蛇尾、浅尝即止,不可能把一桩大事完成,也不可能有始有终,所以人还是需要有正面的情绪。

然而正面的情绪还是自我中心,仍是以‘我’为出发点想要完成某件事。至于想要成佛,就必须要有精进心。事实上,精进心是一种净化了的情绪,它不伤害人也不伤害己,只是在修行的路上一直往前走,好象是一种能源、能量,如果没有这种能量的话,修行就修不成了。

所以佛又称大雄、大力、大慈悲,能够得大解脱。大解脱即是大智慧,这个‘大’的意思,就是从精进心产生的。

问:法师说我们有造恶的情绪,也有修善的情绪,那‘精进心’就是修善的情绪吗?

答:修善的‘善’有两种,一种是自我中心的修善,一种则是为众生的修善。为众生的是慈悲,为自己的则是以自私心修善。

若是希望以后得到回馈,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心态来行善,这是自我中心的善,希望得到利益,这算是好事,一般来说我们也鼓励。

另外一种善是绝对的善,也就是超越自我中心的善,心中只有众生没有自我,愿意为众生而受苦受难。这种善是清净的善,我们称为‘慈悲’,称为‘菩提心’。

问:当情绪正在酝酿但还没有升起时,有没有方法察觉,并且化解?

答:这很不容易!有修行的人比较可能做得到。所以平常要练习打坐或是静坐,透过这样的修炼,能够觉察自己的心理反应。

通常,人没有办法发现自己的心理反应,当觉察到心理出现某种反应,还不知道这就是情绪。还有一种是自己心里已经不舒服了,即使嘴上没说,脸上可能已经有表情了!对于这些情绪,是可以用方法来避免爆发的。

面对这种状况,最好的方法是体验呼吸,觉察呼吸从鼻孔出和入的感觉,或者用念佛号的方式来改善。听到一句令自己不快乐的话、见到一件不喜欢的事,或发生了一桩不幸的事件,就念‘阿弥陀佛’!不要只是念一句,要持续不断地念下去,这样自然而然就能够化解情绪了。

当知道自己心里不舒服,藉由不断诵念‘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来化解,是很有帮助的,听着自己念阿弥陀佛,想象阿弥陀佛就在面前,这样,情绪自然而然就会平复下来。至于其它的宗教如基督教,则可以念‘哈利路亚’。

当问题来了,不要用脾气来解决,而是要用理性来解决,以这样的方式训练自己、帮助自己,让自己安静下来,就可以把事情处理得更加圆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通过什么表现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问: 师父,通过什么表现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人为什么怕鬼?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

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

问: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问: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 明安法师答:...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

梦参老和尚: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问:长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总是满口的佛语,但是...

做事认真是执着吗?这种算随缘吗

问: 南无阿弥陀佛!法师慈悲!我们很多的佛子喜欢说随...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

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

禅修不能被「缠」住

现在社会上一窝蜂地禅禅禅,我倒有个隐忧,担心大家被...

三种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 当我们要来寺院念佛的那一天,应该从早上...

【佛教词典】密院

西藏拉萨三大寺系统中专修密宗之学院。又称举巴。有上...

【佛教词典】扇面写经

又称扇面古写经。为日本藤原末期流行之一种写经方式,...

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经文: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

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报

首先我们要先从空性的角度来解释人生,这个中道它也是...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

僧家之待客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难以一帆风顺,...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

圣严法师《如何用禅解决问题》

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

开智慧的妙法--梦参长老的亲身经历

你要是能够天天诵持〈普贤行愿品〉,能开智慧!能消业...

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为住在城市的东区而苦恼。他举止文雅...

不能忍,烦恼就会更多

我们都知道,「娑婆世界」的意思就是「堪忍」,如果我...

我慢是修行的大障碍,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已

对于慢,凡夫总认为我们的生命体、五蕴身心中有一个我...

楞严经讲什么

关于这个《大佛顶首楞严经》,这部经典的内容,正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