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祭祖》

圣严法师  201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好的一种教育及风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并没有废除对祖先的祭祀。

佛教在印度,没有祭祖这样的事,因为佛教相信人过世之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间即去投生转世,福报大的,不到七七四十九天就转生了,到天上或投生在人间,福报小或业报重的人,也马上投生到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去,如果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还没有转生的就沦为鬼道众生。

因此,人死了以后,并不等于全部沦为鬼道,佛教是相信人死以后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是鬼道众生,他可能升天、可能转生为人、可能转生为三恶道的众生,不一定老是在鬼道,那是不是一定要祭祀呢?

如果还在鬼道,是应该祭祀;如果不是沦为鬼道众生,是不是还需要祭祀呢?当然,对祖先的怀念是应该有的,我们佛教徒,对祖先忌日所作的纪念方式有:为他们作布施的功德、为他们诵经、为他们念佛、为他们修持种种的修行法门,把功德回向给祖先们,对已转生的,可增长福德,可减少业报的苦难;对还没有转生、仍为鬼的,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减少为鬼道的时间早一点转生。

中国人是重视孝、重视伦理的民族,因此,只要是优良的风俗习惯要保持,我们佛教徒不反对祭祀,只是对于纪念祖先的方式更掌握慎终追远的精神。如果家庭的成员已经都是佛教徒了,可以已念佛、念经、拜忏或供僧、供养三宝或布施贫穷、作社会福利事业,以这些功德来纪念、来回向给祖先,这对他们是更有用的。

如果家庭里还有人没有机会成为佛教徒,他们认为要祭祀,以表达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机会和行动,那也很好,不要反对,可以陪着他们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你希望用清明、中元这一段时间,到寺院里去做团体共修,可向家里的人说明,我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祖先,用不同的修行方式来报答祖先,或许家人也可能跟你一起去修行,如果他们不赞成你去寺院修行,你在家里边也可以以诵经、拜佛作为纪念,也很好。

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得到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我们都知道,「母亲节」是用来纪念天下母亲的日子。我...

母亲的十大恩德

世界上有很多人,虽然天生禀赋聪明,可是心性无知蒙蔽...

爱的细节

年底的时候,是游子归家的时候,更是父母期盼的时候。...

【推荐】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

印光大师论孝道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

一钵饭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年正赶上闹饥荒,百姓多有饿死...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

圣严法师:布施的人有福

为了保障未来的安全幸福,我们不能没有储蓄的习惯。凡...

圣严法师《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央视著名记者白岩松曾经采访过圣严法师。让他记忆犹新...

【佛教词典】所欲

【所欲】 p0733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欲者:谓...

【佛教词典】顺逆

随顺、违逆之并称。又作逆顺。即因缘化益等事皆各有其...

梦参老和尚:华严经梵行品

(梦参老和尚二○○四年讲于五台山普寿寺) 第一讲 我...

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

文钞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

此岸与彼岸

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舍弃悭吝

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

素食:清醒洁净的强健生命之源

两千年来,庙宇、道观是出家人的修行圣地,而佛道两家...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明朝奇书《菜根谭》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此书将儒家的...

愚痴者只看外表

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

人生即便借宿,也要好好把握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