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圣严法师  2014/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度,都不要拉长了面容,虽然受了一肚子闷气,仍应该和颜悦色笑咪咪。一般人受到委曲或逆境现前时,也就是当不顺眼的人、事、难听的话在面前出现时,反应多是「怒发冲冠」,心里会很生气或是很难过。

有时候虽然暂时将情绪压下来,表面上没有暴跳如雷,但是心里可能在嘀咕:「真倒霉,大概是哪辈子做错了事,今年流年不利,才会遇到这样的事。」就这样不断嘀咕,甚至连睡觉时也在嘀咕,即使过了很久很久,心里还是对此存着痛苦的感受。

那么要如何化解情绪呢?首先可以分析状况:受到他人曲解或误会已经是不舒服的事,如果再生气,犹如受到二度伤害,这是双倍的不划算;相对的,也不要再反过来伤害对方,因为误会他人,事实上也会伤害到他自己,如果再予以反击,对方也会受到二度伤害;一来一往相互伤害,更是愚蠢。

另外,当觉察自己的情绪已经有所波动时,当下先不采取任何行动,待事情较缓和时,再来处理。可以跟对方说:「对不起,你误会我了,但是我不生你的气,因为你不是故意误会我。」用这种方式处理,不但可纾解情绪,也有助于改善问题。如果只是一味地压抑情绪,到最后终究会爆发出来,所以要懂得用方法协助自己纾解情绪。遇到逆境,应该将问题交还给问题,勇敢面对问题。

烦恼的产生对自己所造成的伤害最大,因为自己是感受最深的人,无论烦恼是来自什么人或什么事,损失最多、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因此在生活或是工作上,要经常练习「反观自照」的修身养性。

一个人身体不健康,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不健康,常常哀怨、不满,这样的人即使身体看似强壮,但心灵却是十分脆弱,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或是疾病,多数难以平复;如果心理是健康的,即使身体稍微差一点,工作环境、待遇也都不是很理想,生活仍然可以过得很愉快,这就是一个健康的人。真正的「健康」,是心理的健康重于身体的强壮。

生活上遭受到困扰和挫折时,要把它转换成对自我的磨炼。大家要运用佛法来保护自我、成长自我,那么即使遇到逆境,也会感到幸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无忍境界常保欢喜

忍无可忍的问题症结在于自己不会忍耐,倘若对任何人事...

【推荐】微笑地面对人生中痛苦和考验

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险,来参加斋戒学会的老菩萨的故事...

见羲法师:忍辱入道 超越自我

人生在世为什么要修忍辱呢?首先就要明白我这个字的意...

怨是病之根

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

圣严法师《情绪从哪里来》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

你真的确定自己是对的吗

曾经有个男人必须离家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他离开前,并...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该如何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问: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可否用佛教的义理和智...

圣严法师:要控制而不是压抑情绪

有句话说:「泥人还有个土性。」意思是指,连泥塑的娃...

圣严法师:怎样读书

做学问,虽然可为自己,但其并不是专为了自己;一般人...

圣严法师《柳暗花明又一村》

默照是一种禅修的方法,平常生活也可以用:「照」是清...

【佛教词典】俱不极成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宗之过名。兼宗之能别不...

【佛教词典】楞严经疏解蒙钞

(书名)六十卷,略称曰佛顶蒙钞。海印弟子蒙叟述。蒙...

行善才能得福报

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

慎选人生方向

世间有许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时一点点起心动念,...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推荐】怀的是畸形胎儿,要不要生下来呢

问: 如已经怀了一个孩子,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残障的...

《爱心无限》杨澜访问证严法师

杨澜: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是台湾东部的花莲郊区,在...

净土法门之超胜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寒门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师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推荐】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始终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从前我和其他比丘...

净土宗简易而圆顿,如暗夜璀璨莹彻的明珠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