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

圣严法师  2016/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

要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杀人放火,没有做土匪强盗,当然是个好人,怎么会有什么缺点?可是大家都没发觉,自己在人前人后其实是有差异的。

例如在利益交关时,心里难免有亲疏厚薄的分别;当别人发生事情时,也常常生起“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念头,心里会想:“这是人家的事,人家好是他家的事,人家坏我们也帮不了他的忙,管他去!”这种心态,究竟是好心呢?还是坏心?

我们常常做了坏事,说了坏话,存了坏心,却不知道自己已犯了过失。

这是因为大家习以为常,没有想到这样其实是错的。可是佛法里的修行方法,像念佛、拜佛、打坐,还有诵经,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我,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更进一步肯定自我。而这些方法都是非常简易、人人可做的。

透过念佛、打坐,我们比较容易看清自己的存心,当一个念头出现时,我们会想:“这是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是对人有益,还是无益?”“是损人不利己,还是损己不利人?”

像这些细微的念头,均能一一判断出来,并适时纠正自己。

我们平日常常不知不觉就把时间花在闲谈、杂话、做无聊的事情上,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不好,又没有做坏事,只是无聊地说说、做做罢了。其实,这就是在浪费生命,不仅无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对家庭、社会,对其他人也都没有用。

事实上,只要不好好运用自己的生命,不能物尽其用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就是浪费生命,这本身就是一件坏事。

从正面积极的态度来看,我们不仅要消极地不做恶事,还要积极地努力做好事。信佛、学佛,可以藉由定课来训练自己,譬如每天都要打坐、念佛、忏悔的人,如果有一天没做到,就会觉得自己浪费了生命,十分不应该。这样,你对自己才能够肯定,你的自我也才能够坚强起来,否则很容易陷入醉生梦死之中,成天悠悠忽忽、迷迷糊糊过日子。

也许你会认为醉生梦死没什么不好啊,反正生活不都是吃饭、睡觉吗?但是你可曾想过:“别人吃了饭在做什么?你吃了饭又在做什么?”还有“别人睡觉以后在做什么?你睡觉以后又在做什么?”如果你连这些都没有思考过的话,那就遑论了解自我了。

像这些问题,我们平常很少想到。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反观自心的人,会很容易注意到自己的问题,有哪些不应该做的你做了,或者应该做的你还没有做。

透过这些自省,你对自己会愈来愈清楚;如果又能逐渐改善自己的缺失,你就会对自我愈来愈肯定,愈来愈有信心,愈来愈能够指挥自己、掌握自己,这时候,自我的信心就建立起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

老实厚道的人比较能够得到师长的加持

第二是「疑师」:对于师长的功德产生怀疑。怀疑这个师...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晚出家者,有十种罪过

夫晚出家者,有十种罪过: 一者,健斗,世言竭斗,俗气...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

破戒的过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破戒的过患也很可怕,因此我...

昏沉与睡眠的过患

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 我们经...

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佛教说: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孔子也要求人们...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

【佛教词典】苏颉里离佉

(书名)Suh?-lekha,译曰密友书。龙树与南大国檀越之...

【佛教词典】诃陵

(地名)又作波陵。在爪哇岛。寄归传一所谓南海诸洲十...

初学者如何辨别邪师

问: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作为佛法初学者当...

净慧法师《心经与玄奘法师的殊胜经历》

各位大德: 今天讲一个持诵《心经》的功德感应。 现在...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在家闲居,当以净土法门,为双亲认真讲说,俾生正信以...

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弥陀...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是让一个...

业能缚住心,心也能转变业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

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

去年写过一篇关于安全感的问提,在和很多的居士交流中...

得到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我们都知道,「母亲节」是用来纪念天下母亲的日子。我...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

有病治不好就要发大惭愧心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当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药来...

包容二字重千斤

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