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痛」并不等于「苦」

圣严法师  2018/03/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痛」并不等于「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认为痛就是苦、苦也一定会痛,把两者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有极大的不同。‘痛’ 是肉体上的,例如当身体受到种种折磨、伤害,或是被东西打到、撞到时,神经一定会感觉到疼痛,这是人体的正常现象,否则就不是人类,而是植物、矿物了。根据历史记载,释迦牟尼佛也有肚子痛、背痛的时候,这表示成了佛的人,身体还是一样会有疼痛的感觉。但是佛的心里不会觉得苦,苦是精神、心理上的。

‘苦’有很多类型,例如‘生、老、病、死’苦:对‘生’的贪恋、执著,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事;看到自己随著时光流逝而年‘老’力衰、疾‘病’丛生,心里却有所不愿,也不甘心承受时,就会觉得苦;或是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无论是自己或是亲人过世,心里都会遭遇很大的冲击而无法接受,这些都是苦。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有希望得到某种东西却得不到的‘求不得苦’,以及由人际关系所带来的‘爱别离苦’与‘怨憎会苦’─无法与亲爱的人相聚在一起,却舍不得分离;或是放不下与怨家的仇隙,却偏偏时常与怨家相遇。除此之外,像忧愁、恐惧、嫉妒、憎恨、怀疑……等负面情绪,都会让我们感受到人生是苦的。

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痛是身体上的,苦则是精神上的。身体上的‘痛’,在活著的时候无法解脱,但只要等到死亡、肉体消失之后,痛也就不存在了;‘苦’则是永远的,因为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如果在精神上放不下,即使死亡之后,都不得解脱。而且,当我们的心苦到极点时,往往也会引起身体上痛的感受,例如有时我们会说‘心好痛’,但实际上,此时是因为太伤心、放不下,情绪上愁苦的感受太强烈了,才会使人觉得‘心如刀割’,痛到无法承受,但其实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苦。

然而,如果自己的辛苦有所报偿、回馈,就会觉得很安慰,即使历经千辛万苦、受尽煎熬,等到苦尽甘来、享受成果时,仍然会乐在其中。由此可见,当感觉不自在时,就会觉得苦;对于未来抱著希望时,就又不苦了。所以,‘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感受,而会随著外在环境不断地转变。

因此,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放得下,随时随地面对现实、处理现状,而不恐惧、不逃避,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尽心尽力处理之后,又能够不在乎结果,就能保持心情的平静,不再受苦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你心里的按钮在哪里

某位老师说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光头,这在当地是很特...

【推荐】没有什么比老病死的冲击更大

回老房子。一层楼贯通的走廊尽头,阳光斜洒一地,祖父...

【推荐】感恩「病」,让我更懂慈悲

我从十三岁开始病,到现在五十多岁,病足四十多年,可...

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修智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前边的...

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

求生西方后为何要发愿到娑婆度众生

问: 请问法师我们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为何又发愿要...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暇满,简单的说有五种的暇满,第一个:善得人身。因为...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

如何看待你家的小菩萨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诸位要参禅吗?那你必须提起话头,放下万缘。唯有提得...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

【佛教词典】外道略说法要

【外道略说法要】 p0492 瑜伽九十六卷四页云:复次诸外...

【佛教词典】鼻隔禅师

(杂名)谓闭息六根,而隔离前境也,约鼻之一而总称六...

佛并没有涅槃

圆教和禅宗是一致的,佛说的法是对机不同,目的都是明...

测测自己的宽容度

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每题答是记1分,答否...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问: 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

追求物质的乐受是无底洞

你生活的快乐不快乐,活得幸不幸福,你是不是有一个正...

找到幸福的开关

一直到现在,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总会多注视...

在家居士对「四种清净明诲」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

问: 在师父讲到的《四种清净明诲》中,淫、杀、盗、妄...

圣严法师《禅是什么》

有人认为禅与净土截然不同,其实,二者并无冲突。此在...

色欲之害人,实甚於猛兽横流

佛言多欲为苦者,欲希须为义,谓於所乐之境,希求而不...

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四十八大愿——(第29愿)受经普得智辩

我成佛时,国中菩萨,于诸经法若受持、若读、若讽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