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最快乐的人

圣严法师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定能让我们的身心暂时放下负担,享受完全的舒畅和放松。因此,追求定乐的人常常喜欢回到定中,不喜欢和尘世接触,导致厌世的结果。他们很可能长期隐居在深山里一直打坐,然后就在山里坐化、死亡。

然而,在定中死亡并不代表已经得到解脱。虽然他有禅定的功能和力量,可以暂时拋下色身的束缚,但如果贪爱定中的快乐,死后很可能会选择升到禅定天,继续住于定中。然而,经过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之后,等到定的力量消失时,他终究又会回到人间,有时甚至连人间都来不了,反而落到畜生道或其他境界里去了。

这是因为他在人世时,思想观念不清楚,没有做好功德、结好人缘,也没有很大的福报,只是禅定的工夫很好。所以等到定力退失后,还是会再回到生死之中接受果报。他可能成为神,也可能成为鬼,但无论如何,都还是在轮回里,仍然要受轮回之苦。

这种厌世者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他们没有救度众生的心,只知道逃避现实。殊不知凡是逃避现实的人,就像逃避自己的影子一样,无论走到哪里,自己的影子总会跟着跑,怎么甩也甩不掉。因为欠别人的债还是要还,只要定力退失,一样要回到苦的环境中再接受苦报,所以禅定并不等于解脱。

在佛法的指导中,禅定只是一种过程、一种工具。如果没有禅定的基础,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诱惑或刺激,再加上自己的欲望无法平息,就会制造种种恶业。有过禅定的经验,就会知道五欲之乐并不究竟,至少能够少做恶业,也不会心不由己,随时可以指挥自己的心、掌握自己的行为,不受任何外境影响。我们需要以禅定工夫做为基础,但是有了这种工夫还不够,应该要更进一步求解脱。

所谓解脱,就是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后患,而且在观念上不以禅定的快乐为究竟,明了应发愿行菩萨道,到人间广度众生,以身作则、弘扬佛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如果能做到这样,虽然自己还在人世间和其他人在一起,可是能够不受环境影响、诱惑,所以不会造业,同时也能够与他人结善缘,帮助人们离苦得乐。

这个观念本身就是一种解脱,但这样的修行并不是为了追求自我突破,或是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行菩萨道的人,完全不考虑自己,只是不断地努力奉献,众生需要什么就奉献什么,他不为自己争取什么,也不会想要停留在任何快乐的层次或境界里。不但自己不被他人影响,也不会扰乱他人,可以在人群之中照常生活、照常奉献。这种人虽然还没有彻底解脱,但已经得到解脱的快乐。

行菩萨道的人因为还在滚滚尘世中做各种苦差事,所以在旁人眼中,也许会以为他活得很辛苦。其实,能够不为自己的欲求而奉献,就算得不到回馈也不计较,这才是最快乐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

胆欲大而心欲小

【原文】 古人有言:胆欲大而心欲小。胆大者,谓其有担...

把吃苦当成吃补

人,大多数都喜欢尝甜头,不欢喜吃苦。 其实,人生本味...

人生箴言—圣严法师语录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勤...

我们都在写历史

佛光山开山以来,许多年轻人跟随我奉献青春岁月,日夜...

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

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

我常常凝视着丰子恺先生的像,猜想着他那颗博大而善良...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又是一年清明节,姐弟们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

圣严法师:如何能明心见性

惠能大师谓惠明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

真正的自由-圣严法师与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的对话

日期: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地点:法鼓山台北安和...

【佛教词典】羯毗

(动物)又作羯随,迦毗。鸟名。译曰好声鸟。玄应音义...

【佛教词典】增壹阿含经

梵名 Ekottarikāgama(音译作伊姑达啰阿甘),巴利名...

三年苦功抵不住亲情一句,实为可悲啊

正在机场候机室里看书时,一位白发斑斑的长者,坐到隔...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

「向上看」认清自己的目标

有一位水手,第一次出海时就遇到了可怕的风暴。年轻的...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

修行人不能跟太放逸的人在一起

一般凡夫众生的内心是昏昧闇钝,他也不知道有什么变化...

成功就是找到本分

其实成功并不难,难的是在纷乱复杂、迷惑重重的世界看...

慧律法师:勿在道场说是说非

说是说非是极不可取的行为。你如何知道事情的始末、对...

在理性和欲望的斗争中走向吃素

在很久以前,我还没有吃素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要劝我...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

临终能否捐赠器官

所谓菩萨一切悉舍,吾人临终是否可将色身各器官,捐赠...

电脑族的护眼食谱

眼睛干涩不舒,甚至干燥、畏光、视物模糊出现这些症状...

圣严法师《智慧100》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