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忍耐就是力量》

星云法师  2010/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毁谤、讥讽、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能人也。”

一九五四年,我二十七岁,开始撰写佛陀传记,在《佛遗教经》中看到这么一段话时,心中感触甚深,我检视过去颠沛流离的岁月,自忖若非凭仗忍耐作为舟航,如何能安然度过苦难连连的时光?我又盱衡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人我是非的生存,自觉更需坚此百忍,方足以应付万难。从此,我时时刻刻以“忍耐”作为我为人处事的圭臬。多年后的今天,回顾往事,我深深感到:“忍耐”,实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我出身贫穷的苏北,十二岁出家以后,生活更是清苦,然而贫寒适足以励志,我刻苦耐劳的性格就是在这个时候孕育而成。二十三岁那年,我播迁来台,在兵荒马乱之中,所携带的包袱不慎遗失,我身边一无长物,当时的寺庙又不接受外省人挂单,我只得过着四处飘泊,风餐露宿的日子。记得我曾经在狂风暴雨中,摔到沟圳里,被水冲走了好一段路;也曾经在烈日当空下,晒得汗流浃背,头皮发麻。最后好不容易从台南走到台中,感谢宝觉寺林锦东先生肯留我小住数日。

后来,我从中坜、新竹又辗转来到宜兰雷音寺弘法,之后的十余年,我的经济都非常拮据。其间曾经有人要认我作母子兄弟眷属,甚至还有人希望我能继承他的地产家业,都被我严辞拒绝。这时我却听说一些同道因为生活艰难,纷纷另谋出路。如果当时我不能忍饥耐贫,岂不也是随俗流转,又那里能在日后发展弘法利生的抱负呢?所以,“忍耐”并不是胆怯,而是在面对生死存亡、荣辱毁誉时,还能够打从心里发出一种无比的勇气,坚守自己的理想。

记得在丛林参学十载,为了服务大众,除了平常的劳动出坡以外,我自愿发心典座煮饭两年、饭菜行堂六年、担水司茶一年半。初来台湾,为了报答寺院收留之恩,除了上课教书以外,我发心做一切苦役,每天打六百桶井水,清扫数小时落叶、水沟、茅厕,每天还要拉车到十余里外的市场,购买八十余众的油盐柴米。虽然与当地住众、信徒言语不通,勤快的工作倒也博得大众的好感。只是有谁知道,我常常因为体力透支而晕眩呕吐,往往一阵天旋地转后,我又默默地咬紧牙关,继续未竟的工作。

后来,我以文字般若来弘扬佛法,开始搜索枯肠,熬夜笔耕。一九五三年,我走入社会,说法布教,为了准备讲辞,我经年累月费心思量,有时竟通宵未眠。佛光山开山初期,我又与山崩洪水日夜搏斗。近十年来,我马不停蹄地在海内外讲经度众,建寺安僧,每天分秒必争地和有限的时间赛跑。数十年来,无不是在“忍耐”忙碌、“忍耐”奔波、“忍耐”劳累、“忍耐”疲惫中度过,然而我不以为辛苦,因为“忍耐”是为了要积极地开拓人生,创造佛教远大的前程。

“英雄只怕病来磨”,我素来身体结实,然而也有好几次病痛的经验让我苦不堪言,在丛林参学十载,我曾经生烂疮,发疟疾,虽然辛苦难耐,足以致死,但是从来没有寻医就诊,为的是已将“色身归于常住,性命付予龙天”,只好用信仰和时间治疗。不知是诸佛菩萨的加被,抑是忍耐力量所致,我都能不药而愈。其它如感冒、牙疼、眼痛、脑热,就更算不上什么毛病了。所以及至年长,遇到再厉害的感冒,再严重的病痛,我也惯于忍住苦楚,继续弘法写作,常常等到工作告一个段落时,才发觉自己也奇迹似地恢复了健康。

近几年来,精力不复以往,糖尿病、高血压、眼疾、腿伤接踵而至,四肢五根也日渐衰朽退化,所幸头脑清晰如常,故而依然四处云游,弘法利生不断。多年来的经验使我深深感到:色身的病苦不是真苦,只要我们肯“忍耐”,自然就有力量去承担一切病苦,而在病时不觉病,苦时不觉苦,自觉“忍耐的力量”可以应付一切。

过去大陆的丛林教育非常传统,在聆听长老开示时,必须双手合十,如果讲话开示好几个钟点,等到放掌时,手已僵硬不堪。训练最严格的时期要算是在受戒的时候,我们常常在凹凸不平的石子地上一跪就是五、六个小时,起身时,地上的小石子都深深地嵌进肉里,两脚酸麻就更不在话下了。纠察师手拿杨枝,如影随形地跟在我们后面,一个动作不合标准,便是一顿鞭笞。试问今天的学子是否也能忍受这种严格的教育?而在平常,打骂棒喝也时常发生,可是从来没听过有人埋怨叫苦。

记得有一回,我向家师禀告学院一位教授推荐我去读“国立教育学院”,家师听罢,骂我:“混蛋!怎可到社会念书?”还给了我两个耳光。事后我丝毫不感到生气,想想自己也的确混蛋,怎么会想到社会上去念书。反观时下许多青年贡高我慢,动辄反抗,真是令人担心他们如何在大时代中迎接各种挑战呢?要想成大器,必须先在生活上学习“忍耐”。“欲成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对于逆境,先忍之于口,是为下忍;再忍之于面,是为中忍;如果能做到凡事不动心,那才是上忍。

我初入佛学院读书时,既不擅长梵呗,又不通晓经文,因此,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歧视,甚至师长们也认为我不堪造就,往往安排工作时,我都除名在外;有时佛事开牌有份,临时又被取消;作文被老师批评得一无是处,偶有佳作,却被怀疑是抄袭而来;一位职事甚至当众说:如果我能有出息,太阳会打西边出来。其它的冤枉委屈更是不计其数,而我觉得这一切一切都是“当然的”,不值得计较,因为未来的时日还长,现在谁能知道呢?

乃至初到台湾弘法布教,由于当时正信佛教并不普遍,再加上我是外省人氏,常有人不怀好意地对我指指点点,甚至从中阻拦一些好因好缘;也曾有人故意骚扰说法,乃至纠众持棍,怒目以对。对于这些差别待遇,对于这些误会滋扰,我从来未曾怨恨,只是一心一意地做好出家人的本分,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诚意,以静默来回应一切的动乱。所以,“忍耐”并不是退缩,而是用平常心去对待人间一些不平的境界。

体肤的饥寒、筋骨的劳苦可以藉意志力来克服,心中的委屈、他人的误解也可以用平常心来对治。一般人最难忍受的还是名节的无端受损、人为的故意抹黑,然而在几十年间,这些我全部都遭遇到了。我在大陆时,说我是国民党的特务,要将我杀害;来到台湾以后,国民党又说我是间谍,要将我枪毙。弘法初期,由于办了许多创新的佛教活动,而被社会误解,被同门批评;有时为你戴红帽子,有时又为你戴黄帽子,红帽子是解严以前的台湾可以砍头的罪名,黄帽子是在佛教里置你于死地的居心,然而我并不急于争辩,只是尽己所能,为所当为。

早年因我为佛教勇于建言,我多次被教界人士议论为异端分子,后来由于军工商各界官员来向我请益佛法,我又被新闻媒体说成与政治挂钩,凡此都是打击伤害的话题,然而我并不予以理会,只是淡泊处之,默然以对。果然事实的发展证明了我理念正确,时间的递嬗也还给我清白公道。所以,忍耐并不是懦弱无能,而是面对毁谤讥讽,还能择善固执,无怨无悔。

有人见我常云游弘法,行脚名都大邑,欣羡万分,其实个人的辛苦鲜为人知。我常常为了一场演说,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一夜;为了一句承诺,在天空中飞行十余小时。近十年来,弘法邀约不断,往往由于行程紧凑,汗湿衣襟,却来不及更换,只得任着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体的温度也随着室内室外的冷气热流忽冷忽热。一趟海外之旅下来,走访五、六个国家是常有的事,有时从热带到寒带,有时绕着地球走了一圈,舟车劳顿固然辛苦,适应不同的时差、天候、风土、人情更是艰困。

记得一九六三年首次访问印度新德里,天气酷热无比,每晚睡不着觉,只得趴在地上写日记,《海天游踪》一书就是这样完成的。一九九三年七月,我第七次走访印度,来到北边的拉达克山区,我明知罹患了足以致命的高山症,仍然强忍着头痛脸肿与呼吸困难,主持法会,会晤访客达一星期之久。类似这种经验不一而足,然而我还是乐此不疲,因为忍耐有时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利益别人,自忖菩萨发心,犹能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我这一点小小的奉献牺牲实在微不足道。

忍贫、忍饥、忍病、忍苦、忍劳、忍打、忍骂还算容易,唯有忍气、忍恨的挣扎最难消解。

记得八、九岁那年,家乡缺水,乡民为了争水闹得不可开交,正巧一位解姓邻居在我家门前的水沟跌死,他的儿子解仁保遂来闹事,硬说是我家将他父亲害死,要求我家理赔后事。敦厚诚实的家父随即被官府逮捕,后来幸因解仁保不敢出庭审讯,才使得家父无罪开释。一场无妄之灾虽告结束,我幼小的心灵却始终无法排除怨恨,直到出家以后,听说解仁保失业,无法维生,我心生恻隐,还是忍住怨恨,要求恩师帮他介绍一份工作,解决他一家的生活问题。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了,美丽的河山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变得残破不堪,温馨的家园付之一炬,家父也在经商途中失踪,根据研判,应该是牺牲在日军的枪口下。十一岁时,我曾随着寡母四处寻父,所经之处无不是瓦砾残垣,尸首遍野,更加深我心中的仇日意识。及至成人,我虽然有数次赴日深造的机会,终因国仇家恨不共戴天而毅然放弃。一九七三年,在政府的一再邀请下,为了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我强忍多年来心头的痛楚,出任“中日佛教关系促进会会长”一职。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过去的历史固然不容抹杀,一味的寻仇,只有加深恨意,唯有前瞻性的记取教训,防微杜渐,根本上促进彼此了解,互助合作,才是长久相安之道。

君不见东西德打破了耸立已久的柏林围墙,互相交流;欧洲各国也纷纷袪除过去的成见,为设立共同市场而孜孜努力,甚至以、阿之间多年仇恨,也因拉宾等人的一念之间而获化解。“忍耐”,实在是天地间最尊贵的包容雅量!“忍耐”,诚然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和平动力!

在海内外,我的在家信众多达百万;在佛光山,我的出家弟子也不下千人,他们固然对我恭敬孝顺,我也奉献了许多精力心血,大处不提,就琐事而言,我容忍他们的差异性格,耐烦地循循善诱;我容忍他们的情绪用事,耐烦地谆谆教导;我容忍他们的不同意见,耐烦地从中调和;我容忍他们的不守时间,耐烦地予以等候。“忍耐”,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慈悲,是一种智能,更是一种艺术。由于我肯付出容忍耐烦,才能摄受他们来到佛门为大众服务。

幼儿以啼哭为力,然而一旦流出眼泪,力气也耗尽了;妇女以娇媚为力,然而一旦使出娇媚,气势也消失了;莽夫以拳头为力,然而一旦伸出拳头,正气也瓦解了。唯有真正的菩萨行者,他们以“忍耐”为力,以慈悲为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所以能一鼓作气,排除万难,成就福国利民,饶益众生的丰功伟业。

虽说我一向推许“忍耐”,但自念也有不能忍耐的时候,例如:当我在台上演讲,看到台下前面还有空位,而后面的人却没有位子可坐时,我会挂碍难忍;当知道别人受到侵犯的时候,我也会义愤填膺;当弟子怠慢客人,令人不喜时,我会上前指责;见闻好事,不即刻参与,我也会坐立难安。我以为:一成不变的忍气吞声,姑息纵容,并非“忍耐”之道。真正的忍耐应该是当仁不让,顾全大局,为众谋福。

我今已年近古稀,自愧还是在忍耐上不断学习、突破,在生活当中,对于佛说“忍”的三种境界体会颇多,我以为:“生忍”,是为要生存在人间蕴酿的耐力;“法忍”,是在转识成智,用佛法所产生的智能;“无生法忍”,则是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能够拥有“生忍”,就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能够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能够拥有“无生法忍”,则在在处处,无不是桃源净土、自由自在的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以忍来圆满人生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

心能忍辱,你的相貌就会好转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 怎么叫做忍辱慈呢?护彼我故,就...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

星云大师:忍,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力量

忍,是中国文化的美德;忍,也是佛教认为最大的修行。...

世间委屈六事

人在世间生存,差不多每个人都有受委屈的经验。虽然说...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被牛感化的斗牛士

这张不可思议的照片,记下了斗牛士Torero Alvaro Mun...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无用与无明

一般人皆以无用为耻,而我却认为无用正是大用。 我一...

星云大师《青年的毛病》

我们时下的佛教青年是否也有毛病?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

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在禅宗里有一则公案:当初,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

星云大师《为考生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弟子怀着祝福的心情向您祈愿:...

【佛教词典】事火外道

为印度古代外道之一。彼等祭祀供养火天(梵 Agni,巴 ...

【佛教词典】有支

【有支】 p0538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爱取合润能引...

春节,请把「五孝」带回家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年龄都在增长。人到晚年易...

念药师佛圣号,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

佛家的语言和礼仪

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

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

宋释僧俊,俗姓王氏,京师人。出家后,不守戒律,未曾...

用心诚恳

也许是离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发觉与相距七岁的弟...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

常律法师:修持药师法门的感应实例

药师经云: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芒鞋布衣

有一次,世尊从舍卫城到吠舍离,在路上他看到一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