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刚柔进退」的处世智慧

星云大师  2018/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刚柔进退」的处世智慧

中国有许多很好的处世格言,如“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为人处世,在急处知缓,窄处知宽,颠处须平,平处宜和,就是涵养。

能进则进,能退则退,进退一如;能刚则刚,能柔则柔,刚柔并济,就是智慧。在此提出四点“刚柔进退”的处世智慧:

第一,能刚能柔,可以忍辱负重

金刚钻是硬度最高、对光线的折射率最好的钻石。我们常诵持的《金刚经》,就是以金刚钻的无坚不摧,来比喻此经无邪不破。由石墨做成的铅笔芯虽又细又脆,稍微用力就断,但是它的色泽,却是用任何化学方法也无法漂白的。神奇的是,金刚钻和石墨同样是由化学元素“碳”所组合的。人也应该如此,要有刚强如钻石的禀性,能承担艰巨的任务;有柔软如石墨的心地,来忍辱负重。最重要的是具备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的智慧。

第二,能信能顺,可以履险如夷

相传周文王被囚在羑里时,其子前来搭救,反被殷纣王所杀,煮成肉羹,送给文王吃。文王心中清楚,但仍忍泪食肉,以避杀身之祸。当我们处在恶劣、险酷的环境时,不要坚持己见,硬是不低头,否则,恐怕不仅无法成事,还会白白牺牲。明智的做法是,内心保持高度的警觉,外表则恭敬柔顺;如此,以智慧解决问题,才能履险如夷,渡过难关。

第三,能智能愚,可以进退自如

大部分的事情,可以用智慧解决,但有时候则要装疯卖傻才能成事。郑板桥说“难得糊涂”,人要聪明过人并不易,要聪明人装糊涂就更难。若愚才是大智,如果只是精明能干,半点也不肯吃亏,无形中可能会吃更大的亏。俗说“水至清则无鱼”,溪流虽清,也要容纳一些浮游生物、长养一些水生植物,提供鱼虾生长的环境,才能吸引鱼虾生活其中。不仗恃聪明,就有进退自如的气度。

第四,能大能小,可以随遇而安

一个人只知处高位,争大权,享尽好处,别人也会不服气。若一个人太过谦卑,一味退让,妄自菲薄,或者自暴自弃,把自己看得太渺小,别人也不会重视你。太过自尊与自谦都不好,中庸之道是能大的时候就大,该小的时候就小。自尊自重之时,要记得谦卑;在谦卑忍让之余,更不失庄重。

待人处世,要懂得应用刚柔并济的学问。处顺境时,可以作风明快,但态度要平易谦冲,留人转圜余地;处逆境时,宜低调行事,谨慎恭让,留自己退步空间。

若能明了刚柔进退的道理,可以说已掌握成功的诀窍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看待福报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人生,应该怎样对待人生。 一个人如果...

人生的三道题目

中专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 最后一节课,老师...

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

问: 常有人自觉能力差、力量小,对社会、家庭没有影...

【推荐】人生的真相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

孔子的九条人生智慧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孔子哲学的中心思...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

八句古言,开悟今人

1、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 --出处:《战...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星云大师《禅修法门》

永惺长者、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很感谢佛陀的慈悲光明...

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

我们每天张开眼睛后,生活的二六时中,总会面临许多不...

探病时应注意的事项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

星云大师《为老人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感谢您降诞到人间,您明白地告诉我...

【佛教词典】金躯

(杂名)金色之躯。佛身也。宗轮论述记曰:化毕缘终,...

【佛教词典】道人

修行佛道者之谓。又称道者、道士。在禅宗则特指童行(...

圣严法师《再论积极》

曾经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

善心的仙叹

从前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

静坐念佛如何对治昏沉

问: 末学是去年刚知道的念佛法门,平时比较喜欢静坐念...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

逆风的香

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有一天,阿难独自在花园...

印光大师:临终病苦释疑

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若是做错了事要怎么忏悔

问: 我们若是做错了事,应怎么忏悔? 答: 迷途知返...

吃素应把握四原则

台湾是全球素食者比例相当高的地方,素食餐馆的数量相...

疑根未拔,这是往生的障碍

有些人念佛的时候说,哎呀,我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