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星云大师  2018/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一生劳碌,希望买得一间房子安住;有的人不断搬家,也是希望找到好房子居住。其实,就是有好的房屋,好的房间,你如果不安心,无论华厦美屋,或是洋房别墅,一样的不快乐。

身心不得安住,是人生苦恼的根源,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的:‘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身心不安,让你觉得不对劲、不完美、不圆满,所以昔日有禅宗二祖慧可翻山越岭,拜谒达摩祖师,只求为其安心。吾人所以不能安顿身心,也是因为错把身心住在人我是非忧虑苦恼中,住在患得患失比较中,住在无止贪欲中,住在颠倒恐惧中。所以,除了有形的房屋外,你的身心要住在那里?有四点参考:

第一、安住在发心上:省庵大师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佛教的百千法门中,‘发心’最为重要。发心就是开发心地,发心就是开发自己。发心,就会有方法迎刃而解;发心,就会有力量勇敢承担。我发心作务、发心工作、发心修持,发心利人,所谓‘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发心,言行一定诚意;发心,内在不愧不怍。

第二、安住在道念上:每一个人都要有道德的观念,所谓‘道德的观念’就是自觉要认真工作、要精勤修持、要热心助人、要为公无私等等信念想法,对自己有一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要求态度。古人有云:‘能知隐晦心常泰,不恋繁华性自真’,自知隐晦,心里就能泰然;不为虚华,本性就会现前。‘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就是安住在慈悲法喜、真理满足的道念之中。

第三、安住在学习上: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将学习视为生活中的乐趣,你就能安住身心。所以,前人有云:‘活到老,学到老’,政府也鼓励大家 ‘终身学习’。胡适先生说:‘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博要能高。’佛门也有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世间法要学习,佛法要学习,应用技能也要学习,你遍学一切法,还怕身心不能安住吗?

第四、安住在体谅上:体谅,是将矛盾、冲突归于平静祥和的润滑剂。体谅,是一种宽容、是一种涵养、是一种气度、是一种真心。人与人相处,能宽容别人的得失,是非对错,也能包容他、体谅他。有言:‘海不辞水为同事,水不辞海德具尊’。建立这种体谅包容、互尊互重的互动关系,容纳别人、接受别人,还怕身心不能和谐平衡?

‘身定,则无环境的束缚;心空,则无烦恼的障碍’。身心安住是圆满生命、拥有快乐的关键。将身心安住在所谓发心、道念、学习、体谅上,必定能获得身心的自在。

所以,身心要安住在那里呢?

第一、安住在发心上。

第二、安住在道念上。

第三、安住在学习上。

第四、安住在体谅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于轻昏觉照不明,出现种种虚幻现...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

慈云忏主:心里忆佛,并作出善良的誓愿

修习净土法门,应该实行信、愿、行三件要事,具备了这...

要明心见性,首先要知道如何调心

我们在此打禅七,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静坐的方式、调心...

慧律法师《心的真相》

修行,并不只是让环境更加舒适而已,一般人常会要求生...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

心无形故,力最无上

《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

老和尚手术前诵此经,效果强大

我过去在佛学院做教务主任的时候,有一天,性公长老(...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星云大师:六和敬

僧众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乐清净的...

以「空」为乐的生活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

星云大师《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接引,让我们再...

学会用这五种心让生活充满禅意

生活中要有一点禅意,才会幽默,才会开朗。禅,不是佛...

【佛教词典】进具

谓沙弥的年纪满二十岁时,就可以进一步的受持比丘的具...

【佛教词典】法性法住法界

【法性法住法界】 p0764   瑜伽十卷十七页云:云何法...

念诵楞严咒有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吗

楞严咒属于佛陀的最佳咒语,有条件的话可以常念不绝,...

平安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赏赐

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

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那么这个观念如果是套...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

吃亏是做人处世成功的不二法门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

懂得因祸得福

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体内,蚌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就分泌...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问: 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每一声佛号都应含有愿往生的信息

净土法门怎么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愿...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庵罗树园说法,长者子宝积与五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