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人生的现象》

星云法师  2010/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人说,人生如戏;有人说,人生如梦;也有人说,人生如棋、如球、如战场、如浮萍、如逆旅等。不管把人生譬喻成什么,在现实的生活里,人生有苦有乐、有成有败、有得有失、有生有死,这都是自然的现象,说明如下:

第一、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人生苦乐参半,因此在十法界里,人间最好修行。但是,有的人觉得人生很苦,感觉不到人生的意味;有的人光是快乐,没有经过苦的奋斗,他也体会不出人生的意义。所以,有苦有乐的人生才是充实的。

第二、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的人一生顺遂,从小到大,学业顺利、事业成功、爱情美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如意;有的人则是挫折连连、坎坷不断,创业失败、钱财被倒、情人远离,事事都难顺己心。其实,不管成败,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成有成的原因,败有败的理由,成败都是一时的。所以,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也不要因一时的成功而志得意满,更不能为了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志;认清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就能胜不骄、败不馁。

第三、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得失之心,人皆有之。一般人莫不“则欢喜,失则悲伤”豁达一点的人,则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来面对得失。其实,不管消极悲观或积极乐观的看待得失,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因小失大、乐极生悲”,所以得失并非绝对的。

第四、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人,有生必然有死,生死是自然的因果循环。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有一天必然会死;死了,也一定会有再生的一天,只是未来三涂六道、驴胎马腹,出生为何就必须视个人的业力而定了。因为生和死是自然的现象,所以我们不必因为生而欢喜,也无须为死而悲哀;要能以自然的心情来看待生死,才能解脱自在。

说到人生的各种现象,不管苦乐、成败、得失、生死,乃至善恶、好坏、荣辱、有无,这都是人生的实相,但也都是一时的假相;因为人生无常,所以我们应该理性而有智能的看待人生的各种现象,包括:

第一、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

第二、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

第三、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

第四、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少年时期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每次出差,到了酒店只开普通房。侍者...

人生之苦聚,言而难尽

且不说,轮回的苦难,就我们此生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

人生的五种忍耐

1 、 耐冷: 事态炎凉,要随遇而安,坦然处之。 2、耐...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

止恶扬善——由孝产生的人生态度

现在有的子女也比较孝,然而他有时候就从自己的主观意...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人生也要像四季一样活出精彩

人生有生老病死,气候有春夏秋冬。拿四季来比喻人的一...

星云大师《夫妻之间怎样相处》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义为原则;语言的沟通,以体谅包...

星云大师《拥有全面的人生》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往往只能拥有一半,不能...

星云大师《义工与志工》

时代进步了,人类的心灵文明也跟著提升了!有的人化私...

【佛教词典】法华四法

(名数)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谓: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此法...

【佛教词典】三昧堂

又作法华三昧院、法华堂。日本佛教界长期讲解有关法华...

【推荐】勤则不病,不勤则病

示耳之曰:勤则不病,不勤则病,勿谓夙业,其报甚近。...

佛法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无我」的道理

说身无我这个无我的道理,本经上也是常常提到,般若经...

四圣谛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风险太大

为何而来 作为凡夫的我们,在这样一个普遍都向下沉沦的...

【推荐】布施他人骨髓,自己女儿得救

江西电视台一套有一档栏目叫《传奇故事》,这是一个以...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执持名号具足四缘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

省一法师证念佛三昧的过程

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 省一大...

圣严法师《我正在学习》

当你在做义工时,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赞美,很可能也会听...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