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贪》

星云法师  2010/06/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完全与女色隔绝。等到两人20岁左右的时候,仙人想试一试他们的道心,就把两个徒弟带到一个热闹的都市走了一遭。

“仙师,那个是什么呀?”小徒弟手指一个婀娜窈窕的年轻女郎问,因为他之前还没有见过女人。

“是吃人的老虎。”仙师说。

等回到深山,仙人问:“徒儿们,你们玩了一天,觉得什么最可爱呀?”

“吃人的老虎最好看!”师兄弟都这样回答。

“没有出息的东西!”仙人气得把他俩都逐出门。

人生的大病,在佛法里说,就是时时刻刻盘踞在我们心中的贪、嗔、痴。为什么说人生的大病是贪、嗔、痴呢?

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上,不是想要拥有新式的洋房汽车,就是想要拥有漂亮美丽的妻女;不是在名利富贵上打主意,就是设法如何得到珍馐美味。这些妄想的念头就是我们人生的贪病。

本来这个"贪"不一定完全是坏的,比如我们贪求知识的广博、学问的渊深,或是贪求了生脱死、证得无上果,把"贪"用在这些方面,不能完全说它不对。不过,像学问、知识,希求了脱生死,证无上佛果的心,不是损人利己的,不是自私的,而是人生无价之宝。我们所 说的"贪"是损人利己、自私贪婪的欲望。

人为了贪求眼前的一点暂时福乐或是一点私利,往往父子之间争得面红耳赤,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一脚踢开;为了满足贪的欲望,什么义理人情,什么道德公道,一概都可不顾。我们这个社会,一旦黄金、美色、名位当前,就会打劫、强 奸、斗争、诉讼,什么花样都会搬演出来,这种贪欲岂不是人生的大病?

贪,是由爱生起。常人爱美色,爱钱财,爱名位,爱享受,为了满足爱,虽然美色如虎狼,钱财如蛇蝎,名位如陷坑,享受如利刃,但还是要贪求这些。人为了这一念贪爱,给虎狼似的美色吞食了、给蛇蝎似的金钱毒害了、给陷坑似的名位束缚了、给利刃似的享受杀害了的处处皆是,说来真是可惊可畏!

医治"贪"病要用"舍"字。一切都是为自己着想,不肯予利益别人,天下可爱的东西恨不得完全归诸自己一人,管什么别人的幸福,谈什么别人的安乐,他人的死活存亡都与自己没有关系,因此贪病就缠绕到我们的身上来了。假若懂得了舍,见到别人精神或物质上有苦难,总很欢喜地把自己的幸福、安乐、利益施舍给人,这样,贪的大病当然就不会生起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长眉罗汉施神通度吝啬妇人

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罗汉眉毛很长,被称为长眉罗汉...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

修悟的下手处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

梦参老和尚讲述开刀的亲身体验

当我到台湾动手术开刀的时候(一九九六年元月),我发...

被贪欲的念头所系缚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佛陀生病的时候

人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

慧律法师《道,就在你心中》

有一天,我心里感到非常烦闷,就去见广钦老和尚。顶礼...

当念佛间断之时,有三种痛加鞭策的方法

问:修念佛法门,贵在念念相续不间断,我也很想能达到...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星云大师《祸兮福兮》

人之一生,所有遭遇,有的时候是福,有的时候是祸。总...

厚道者路宽

《佛光菜根谭》说:得理而能饶人,是谓厚道,厚道则路...

星云大师《消除压力》

现代经常有人说:生活压力太重!为什么会压力太重?怎...

星云大师《如何面对老病》

人不一定老了才会有病,年轻人也不一定没有病,黄泉路...

【佛教词典】五十三参

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次第南游,参见五十三位善知...

【佛教词典】宝镜三昧歌

(书名)洞山大师所作。比心于明镜也。会元十三洞山章...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本论在唯识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同时在知见的建立方面...

六种女性的不同性格特点

人有男女之别,男女之间除了身体上的构造不同,心理、...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念佛现生定得往生

当时别时意的观点就出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别时意是在《...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真身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

透过声音使心灵稳定下来

观世音菩萨由于修习《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证入诸...

肉食让我们把健康拱手相送

所谓肉食,病菌尸毒寄生虫。 不论是什么样的肉类,在...

星云大师:甘愿让人利用

我个人非常平凡,只要对佛教、对大众有利的事,我都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