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一念无明即堕轮回

宣化上人  2011/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上的人,都在醉生梦死中过生活,没有清醒的时候,不知设法脱离轮回之苦。自无量劫以来,被无明所牵,在六道轮回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如同旋轮,永无了期。

人生如演戏,在这出戏中,演做皇帝,享荣华富贵。在那出戏中,演做乞丐,受困苦艰难之忧。做皇帝时,不知乞丐时的苦;做乞丐时,不知皇帝时的乐。悲欢离合的境界,在转瞬之间,成为一场春梦。

自己的业障,增长多少?不知道。自己的德行,栽植多少?不知道。不知道就是无明。无明就是生死的根本。如果没有无明,便不受六道轮回之苦。我们修道的目的。就是破无明,转识成智,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

人有人的无明,畜生有畜生的无明,乃至饿鬼地狱,各有各的无明。众生都在无明之中找出路(出离三界),可是越找越胡涂,找不到出路,却被困在轮回中,为什么?因为有个妄心在作怪,不用真心(智慧)去找出路之门。

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颠颠倒倒,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明明知道是不对,偏偏要去做。这就是被无明所遮盖,令你走错路。所谓“误入歧途”,永远找不到正路。

学佛法的人,就要破这个无明,显出法性。因为无明,所以欢喜做胡涂事。有了这种邪知邪见之后,自私心在那作怪,没有大公无私的心。因此一生比一生堕落,最后堕落在畜生道。或为蚂蚁,或为蚊虫,只有一点知觉性;还在那里贪而无厌,尽做些胡涂事。你们看!各种动物,各有其性。本来众生皆有佛性,但不具足,这是性化灵残的缘故,所以愚痴,时时刻刻紧守住无明。

人虽然为万物之灵,有智能,但是专造一些恶业。为什么?因为无明在作祟,将智慧光明遮住,以妄心用事。所谓:

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这是说明“心”的作用,兹将此偈颂略释如下:

“三点如星布”: 心字上边的三点,好像天空中的星星,很整齐的布列。

“弯钩似月牙”: 心字下边的弯钩,好像初三四夜的新月,弯弯在天空中。

“披毛从此起” :披毛戴角的畜生,都是从心里造出来的。做狗事,就有狗的果报。做猫事,就有猫的果报。乃至马牛羊、鸡鸭鹅,亦复如是。

“作佛也由它”: 成佛作袓,也是由心所造出来的,所谓“一切唯心造”。受地狱之苦,享天堂之乐,都从现前一念心所造成的。

你起一个善念,吉祥善神便来护持你。起一个恶念,凶神恶鬼就跟着你。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以说:“一念差成千古恨”。善恶只在一念之差。念善上升,念恶下降。人心如一粒微尘,在虚空中飘飘荡荡,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畜生,忽然而饿鬼,不停在造业受报,受报造业,循环不息。

什么时候明白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知道茫茫业海,无有边际,赶快回头,就到彼岸。学佛法,就学这个,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去习气毛病,把自私自利心除净,再不争、不贪、不求,就得到佛法的要义。

天天听法,要明白法要。什么是法的最要紧地方?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天天用这六大条件作为尺标,来衡量自己一天之所行所为。如果不合标准,要实时纠正。做到没有错过,只有功德,才算是佛教徒。这是万佛圣城的六大宗旨,希望人人遵守,人人开悟,个个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则生命的历史将不断重演

你可能内观以后开始修一心即假观了,就开始历事炼心,...

不用担心来生

有一次,佛陀回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之愿

原文: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

众生轮回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

【推荐】比「断恶修善」更高档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

生死心切,念佛成片

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

今生错失净土,六道劫数长远

以今生的修行,总有点戒定的功夫,也信点因果,也努力...

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经中的六成就是什么

(一)信成就: 为什么以信为首呢?信为道源功德母,长...

静坐的功德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人若能静坐,就算很...

宣化上人:万事忍为贵

修行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

宣化上人:修行莫贪快

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学教、持律、参禅,...

【佛教词典】八忍

(名数)于欲界与上二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证之智也,忍可...

【佛教词典】相应善

【相应善】 p0835   瑜伽五十五卷五页云:问:如是诸...

有爱才有财富与成功

一位妇人走到屋外,看见前院坐着三位长着又长又白胡须...

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

1 打扫心灵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

出世间的七种法财

在千百年来东方的传统春节文化里,亲朋好友之间新年第...

受持五戒的利益和意义

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诵戒仪轨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故事

北东园笔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林则徐的好友,江苏巡抚...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

刀口之蜜--人生的实相

佛教有一段譬喻,说人生如一座枯井。 有一位旅人,在...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无...

恶马八态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

以何心称念观音菩萨可得感应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二大胁侍菩萨之一,...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