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三种布施

宣化上人  2011/08/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布施”有三种:(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一)财施。财施有内财和外财。内财是身心性命;外财就是一切的金银财宝,即是属于身外的财产,都能布施。大抵来说是:

(1)能把自己国家的财产都布施给其他人,自己不做国王,请其他人做。好像释迦牟尼佛,他就是有国王的地位,却让给其他人,这是以整个国家的财产来布施。

(2)妻子也布施给人,也不要了。人最放不下的事,第一是财,要是能布施给人,这是打破对财的悭贪。第二是色,色也不容易布施。但是不容易的事情,你能做得到,那就是你有一种真心。所以真正修道的人,为了求法,也能把自己的妻子布施给人。

但是布施要真正为求法而布施,不是说我把这一个妻子布施给人,然后再找一个比这个更美丽一点的,那个不算!而且这也等于没有布施一样,因为你讨厌旧的,想要换一个新的,这谈不到布施,只可以说是贪而无厌,是一种欲念,不知足。

“财施”,自己外面的财可以布施,里面的财也可以布施,把自己头、目、脑、髓、皮、血、肉、筋、骨都可以布施出去。

(二)法施。就是学会佛法,不要“怀其宝而迷其邦”。

怎么叫怀其宝而迷其邦呢?就是你拿着一个能救人生命的宝贝,好比拿着一颗如意珠,在这个如意珠里,你要种种的金银珠宝也可以,种种的饮食也可以,什么都可以。你有这个如意珠,甚至于一国里面有灾荒困苦,你也都可以解决的;但是你不用它,反而在这个国家里面,瞅着这些人都饿死了,你也不管、也不救,所以这叫“怀其宝而迷其邦”。也就是说,你懂得说法而不说法,心想:“现在我明白佛法,你们不明白佛法,我比你们高,我要是给你们讲法,你们就听到佛法,都明白了佛法,我就变成和你们一样。”有这种思想,这就是怀宝迷邦。

所以要随时随地给人说法,教一切众生闻法修行,返迷归觉,离苦得乐。因为令他人听见佛法,他就明白了;明白,就不再作糊涂事了,就离了苦。而“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你要是以法供养人,这功德是最大的。

(三)无畏施。就是人有什么灾难,飞灾横祸,有一种恐惧的事情,你给他说几句好话,安慰他,令他不生恐惧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虔诚一念包含无限

《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

饭前供养偈

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布施供养,广结善缘

佛教非常重视结缘,不但结缘还要结善缘要广结善缘。但...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

买富卖贫

迦旃延在阿磐提国弘法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

善用金钱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出家人持金钱戒会障碍财布施吗

《解深密经》中,观音菩萨请问佛:菩萨修行时,有几种...

供养的时候,天上的宫殿也给你修好了

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依此法门,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

宣化上人:堪忍的世界

这个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译为堪忍,意谓这个世界是...

宣化上人:对学生的开示

今天学生们到台上来说自己读书的心得、处事的感想,虽...

修道人不要忧愁没有人供养

我们修道的人,不要向人借钱,一借钱,就是不干净了!...

【佛教词典】五戒法最初

子题:十戒第二、最初优婆塞、十戒罗[目*候]为始 羯磨...

【佛教词典】如井觑驴

禅宗公案名。井,指井户;驴,即辘轳,或谓驴马。曹山...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看病的时候,应为病人念一偈子

凡沙门、居士,见疾病人,须时看护之。 就是说有了生病...

五脏排毒的时间表

睡眠时是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时刻,人体就像一个天...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的传奇一生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

大安法师:不能打骂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

星云法师《佛陀会不会骂人?》

问:佛陀会不会骂人? 答:据佛经记载,佛陀是经常教训...

对净土法门要具足这十种信心

《莫道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九,修持...

修空观的三种观法

智慧的观照应该怎么观照呢?就是我们遇境逢缘应该怎么...

经书之类都好难,只念佛号可以吗

问: 请益法师,经书之类都好难,整理好多笔记,但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