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印光大师  2016/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未悟,故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永无底止。虽则人天善道,较三途恶道,苦乐悬殊。然皆随善恶业力,常相轮转。则善道不足恃,恶道诚可怖。岂可不培植善因,妄造恶业。恃己之强,陵彼之弱。取水陆空行一切众生,杀而食之乎。在昔佛教未来,儒宗圣人,皆以世间伦常设教。于吾人本具佛性,及六道轮回,升沉转变。与夫断惑证真,超凡入圣之若理若事,皆未发明,故不禁杀。然其不忍之心,已彰明较著,垂训于世。

如《书》之鸟兽鱼鳖咸若。《论语》之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之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礼》之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珍,即肉也。足知杀生一事,儒宗亦非不戒。但以教道从权,姑未永断耳。夫有故而杀,则其杀者固少。无故不食肉,则其食肉者,年无几日矣。后世教道衰替,习为残忍,遂以肉食为家常茶饭。只图悦口,不一省其物类之苦,可不哀哉。及至佛教东来,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及迷之则生死轮回,了无已时。悟之则彻证涅槃,永劫常住之实理实事,究竟阐明。

方知纭纭异类,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不但不敢杀而食之,又思令其各得其所。由是圣君贤相,哲士鸿儒,多皆仰遵佛训,俯培己仁。或茹素而断荤,或戒杀而放生。其嘉言懿行,载诸史册。亦企后人同修慈心。愍彼物类,同具佛性。由恶业因缘,堕于畜道。我今幸生人道,若不加怜恤,恣意杀害。难免来生后世,怨怨相报。《楞严经》云,杀彼身命,或食其肉。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然奢摩他道,殊不易得。如来出世,亦不易逢。敢不近法先贤,远遵佛教。推吾恶死之心,拯彼待烹之辈。以祈消除宿业,培植善根。永断杀害之因,同证长寿之果哉。

乌程梦坡居士周庆云者,南浔望族也。乐善好施,世德相承。其祖母许太夫人,赋性慈善,福寿双全。自六十以来,每逢生日,必诫诸子,毋事举觞。令以其费,作济贫救难,恤嫠育婴,施衣施药,种种善事。懿德令闻,一乡钦仰。至七十九岁,特以五百缗钱,起放生会。诸子仰体母慈,敬叙其事,勒石家庙。以期本宗子孙,并诸见者闻者,同发善念,修长寿因。而居士与其德配张夫人,恪守家规,笃信佛乘,唯以利人济物为怀。

今其夫人年周花甲。亦欲仰嗣徽音,出资五百圆,于杭州西溪秋雪庵,起放生会,以代祝寿之仪。而其子若孙,亦能先意承志,以悦其亲。居士又欲竖碑一通。企闻风兴起,共挽劫运。因以其事,委光叙述。光自愧财法俱贫,无补世道。而一念愚诚,唯欲世人同发慈心,共修净业。生为娑婆无负欠人,没入极乐莲池海会。因忘其固陋,略述戒杀放生之所以,并周氏世德之大略云。

印光大师:“乌程周梦坡居士夫人诞期放生碑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素食提升智商,高考中榜抚慰天下父母心

爱因斯坦说:吃素可以让智慧不被蒙蔽。 富兰克林说:...

吃肉杀生因果不虚

色身无常 世上没人愿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

我们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

一,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对...

以对待小昆虫的心态检讨自己的慈悲心

譬如说我们持不杀生戒,有时候一些小动物我们看到了实...

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编者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

【推荐】胎儿没成形前堕胎,算犯杀戒吗

面的三皈依,它不应该只属于人天乘,它是应该共于五乘...

杨梓茗居士:不吃肉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吗

谈到素食,人们往往会担心一个问题:如果不吃肉,我能...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

一、孝亲友爱 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动物孝亲友爱的天性...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为...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

原文: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

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原文: 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

【佛教词典】皇觉寺

(寺名)在今凤阳县南二里。明太祖微时。尝为寺僧。洪...

【佛教词典】水界

【水界】 四大中水大的别名。水大以湿润为性,通一切物...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沉得住气,这才是智者

五代时,冯道与和凝同在中书省任职,两人交情甚厚。有...

李炳南居士:忆佛念佛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

放下万缘,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做得了主

宗门下祖师立的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尊敬。...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

弘一大师《改习惯》

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

做财富真正的主人

这是一个以商业为主流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财富...

圣印法师:求福报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

生意人的四个锦囊

有一生意人,虽然事业做得很大,日子却过得不快乐。他...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在忏悔法里面它有作法忏,有取相忏,有实相忏。那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