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印光大师  2017/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用处。若不及早修持净业,待到此时,方知虚受此生。枉将宿生所种善根,尽消耗于之乎者也中矣。可不哀哉。

净土法门,贵乎实行。今既知之,当随分随力行之,方有实益。若但研究而不肯持佛圣号,以期近则消业障而增福慧,远则出三界以登九莲,则仍是文人习气。有此习气,欲真实了生死证无生之利益,实万难万难。

《印光法师文钞》复张曙蕉居士书三

人一口气不来就已经是来世了。这时候即使(曾经)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没有用了。如果不趁早修持净业,到了这个境界才知道一辈子就这样平白无故虚耗去,白白将前世种下的善根,都消耗在之乎者也这类文字习气中了。那实在是悲哀啊。

净土这个法门重视的是实修。现在既然听闻了这个法门,就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去实践,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如果只研究佛理,但是不肯好好念佛,那希望现在能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往后能够出离三界莲登九品,这些(想法)仍然是文化人的习气而已。放不下这样子的习气,真的想了生死亲证无生,实在是非常非常艰难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讲述的5个念佛感应真事

念佛治愈肺结核 古往今来,净业行人在念佛的实践中,治...

人生只有两个东西

十二因缘的推动,它的核心在于我爱执。就是我们在业力...

人生只有使用权

我常说「人生只有使用权」。 当付出时就会得到欢喜,...

画好自己的底线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时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时,我请问大家:你们在这短暂的...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

给每个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朋友去远方,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留守。朋友是个勤...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凡夫应当先求往生后才来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发大心,要在此世间度人...

随分随力,至心持念弥陀圣号

原文: 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

印光大师:往生助念利益甚大

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

印光大师谈《心经》

(一) 《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

【佛教词典】增益散动

【增益散动】 p1315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增益散动者:...

【佛教词典】信手

(术语)入佛之宝山以信心为手而采宝,故云信手。智度...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

思惟略要法--不净观

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

莫追忆,莫等待,莫犹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欲爱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断除这欲爱之河流到寂静的...

有人妄称自己是古佛再来可信吗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

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

问: 我没有皈依,但我这十几年来,每天只要在家,一...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证严法师《灵验和不灵验》

贪婪渴求人生贫困的「因」, 心中无欲即远离求不得的...

家人在家吃素,出门吃荤……

问: 南无阿弥陀佛,至诚顶礼宏海法师!家人十多年来,...

印光大师谈往生极乐的条件

1、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 净土法门,以...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