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印光大师《复郑伯诚居士书》

2011/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见面以来,已经满六年了,不仅年龄巳更改,连国家的历法也都不用旧的了,世间现象的无常,实在可叹息哀悼啊。

接到你的信,知道你并没有荒废修净土法门,实在很值得赞美。而你说身心不安之至,不知道是因为境遇不好而不安,还是因为被病折磨而不安呢?

如果是境遇不好的话,就应当要做退一步想。要想世间胜过我的人固然很多,然而不知我的人也是不少。只要能够不遭遇饥饿与寒冷,又何必去羡慕大富大贵的人呢?如果能够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话,还能够把烦恼转变成菩提呢,因此又怎么不能把忧苦转变成安乐呢?

如果是被疾病折磨的话,就应当要痛念身体就是痛苦的根本,要对身体产生极端厌离的心,更加要努力修净土法门,发誓要住生极乐世界。诸佛都把痛苦当成老师,因而最后成就佛道。我们也应当要把痛苦当成良药,以速求出离生死之苦。

要知道完全被束缚住的凡夫,如果没有贫穷及疾病等痛苦的话,就会天天在声色及名利场中,奔驰个不停。有谁肯在得意显赫的时候,回过头来想想将来沉沦时的情景?

孟子说:“因此上天将要把大任务降给此人承担时,一定会先使他的心志受到困苦,使他的筋骨疲劳,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一无所有,并扰乱他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要使他心动,又要他能忍住性子,就是为了要增加他原先所达不到的能力。”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上天要成就人们时,多会以逆境来考验,而人们就应该以顺从的态度,来接受上天的考验。不过孟子所说的大任务,还只是人世间的官禄而已。光是如此,就必须要这么的忧心操劳,才能够不辜负上天的心意,何况我们以凡夫俗子的地位,而就想要向上承受佛的觉悟之道,向下化度法界的有情众生。

要是不稍微籍着贫穷和生病之挫折的话,就会迷惑日日炽盛,而净业难以成就。由于对本具真心迷惑而一片黑暗,结果永远沉沦在恶道之中,生生世世都出脱不了。

古大德所谓的:“如果不经过一番彻骨的寒冷,梅花叉怎能有扑鼻的香味呢?”就是指这种情形。不过当我们立志发心念佛,以消除旧有罪业之时,千万不可以起烦躁的心,而怨天尤人,说因果是假的,佛法不灵。

要知道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所造做的恶业,有无量无边之多。《华严经》上说:“假使众生所造作的恶业有形相的话,连十方世界的虚空都容受不了。”所以怎能够以这种漫不经心的修持,就以为能消得尽呢?

因此释迦牟尼佛及阿弥陀佛,这两位佛国土的教主,痛念众生没有能力断除迷惑,于是特别开示仰仗佛的慈悲力带业住生的净土法门。他们的大慈大悲就算是大地和父母,比起来就像一粒沙与恒河沙数之对比般。因此众生只要发惭愧心,发忏悔心,就能够蒙受到佛的加被,罪业自然能消除,身心自然能安稳。

若是病苦得厉害,无法忍受的话,就应当在早晚课念佛回向之外,再专心的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只要听到求救的声音,就会在尘世中现身,以救众生出离苦恼。人们在危急的时候,知果能够念观音、拜观音的话,不会没有感应,一定会立刻获得保佑,得以脱离苦恼,得到安乐的。

念佛法门是最简单最容易,最广博最伟大的方法。不过必须要虔诚恳切到了极点,才能够感应道交,这辈子立刻获得真实的利益。若是懒惰懈怠,毫无敬畏之心,虽然种了得度的远因,然而亵渎傲慢的罪过却不堪设想。即使下辈子生天或生人间,也一定不能住生净土。

对于佛像,一定要当成是真佛来看待,不可以当做纸墨的图画而已。面对佛经及佛像时,应当要像忠臣侍奉圣主般,犹如孝子读父母遗嘱般。能够如此,则没有业障不能消除,没有福慧而不具足的了。

现在学佛的士大夫很多,不过他们都只是阅读经文以了解意义,做为口舌上的卖弄,以博取大通家的名称而已。至于说能恭敬虔诚,依经教来修行的,实在难得其人。

我经常说,想要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必须要恭敬。有一分恭敬,就能消除一分的罪业,增加一分的福德智慧。有十分的恭敬,就能消除十分的罪业,增加十分的福德智慧。若是没有恭敬心,甚至还亵渎傲慢的,则罪业愈增愈多,而福德智慧愈减愈少,真是悲哀啊。你如果和知交们见面,能苦口婆心的把这道理告诉他们,就是最大的法布施了。

净土法门如果信得过,再好不过。苦是自己的智慧所限,无法透彻了解此法门,则只要相信诸佛及诸祖师的诚实之言就可以,千万不可以有一丝怀疑的心。怀疑的话就和佛互相背对,那么临终时一定很难和佛感应道交的。

古人说:“净土法门,只有诸佛彼此之间,才能够究竟了知。登地菩萨对此之所知,连很少都说不上。”连登地的大士,都无法全部知道,而凡夫俗子,又怎能胡乱猜测呢。

如果你想要研究净土法门,应当要看《净土十要》,这本书是藕益大师在净土诸书中,摘录其中的精华而集成的。以契合现代人的根基而言,此书实在是第一。第一篇的弥陀要解,是自从释迦牟尼佛说这部经以来,不管是天竺或我国,都是绝无仅有的注解。你要特别遵守书中所言,不可以忽略。

现在的聪明人虽然学佛法,但因为没有亲近真有慧眼的善知识,所以都专门注重理性,而废弃事相上的修行及因果的道理。由于他们废弃事修及因果,结果连理性也都没有了。

所以往往有些才华高的人,写出来的文字连鬼神都惊叹,然而探究他们的行为,却和世俗一般无知无识的人没有两样,病根就在于他们废弃事修及因果之故。结果使得上等有智慧的人对他们只能心生怜愍,而下等的愚蠢之辈,就学他们胡作非为。这就是所谓的以身之所行来毁谤佛法,罪过是无量无边的。

《法苑珠林》这本书,详细地谈因果,理体与事相都具备。书中讲述因果报应的事迹,历历分明,使人阅后不禁不寒而栗,纵然在黑暗的室内及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都能够如同面对诸佛及天地鬼神,而不敢稍微有一点邪恶的念头。因此,上中下等的根器,都能够蒙受利益,一定不至于认错路,而致于执著理体而废弃事修,产生偏邪狂妄的弊病。

梦东祖师说:“善于谈说心性的人,一定不舍弃因果。而深信因果的人,最终一定会明白心性,这是必然的道理。”

梦东祖师这句话,是千万年也不可消除的至理名言,也是只有狂妄智慧者的顶门针。这本书各流通处都有,最好请来阅读,肴了以后自会知道所获得的利益,最好也告诉各位好朋友都要看。

令弟去年秋天曾到普陀山来,我也勉励他要对佛法恭敬,但不知道他是否认同我的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无禅无净土」会怎么样

第四个偈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

虔念观音圣号,化除刀兵厄

印祖当年还请许止净居士,专门编了一本《观世音菩萨本...

印祖开示念佛方法

【知汝不知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

改过迁善祸变福,感佛慈悲唯至诚

无锡袁氏小学校长袁宝鋆,字丽庭,他母亲信佛,创办锡...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仗佛慈力即生了脱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

如是利益,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

佛是大医王,医病亦能医业

世间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即如令严之病,乃不知...

【佛教词典】大乐大贪染

密教金刚萨埵之内证法。金刚萨埵离世间杂染之欲乐,而...

【佛教词典】有异门记别

【有异门记别】 p0550   瑜伽九十四卷四页云:有异门...

请不要预支烦恼

飞机正在白云之上翱翔。机舱内,空姐微笑着给乘客送食...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

遥闻诸声音,而不坏耳根

虚云老和尚在他的传记里面讲一件事,我们可以知道他的...

修不净观,累积往生的力量

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为什么要修不净观...

生死由妄想所变现,而妄本无因

妄本无因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里就是地狱

有一个人名叫钱琨,平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因为不治...

念佛不辍忽患胃癌,预知时至念佛舍报

邹妙顺,居士华融海之母,无锡后宅镇人。住在上海新闸...

凡眼不识文殊

有一个名叫迦罗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见文殊菩萨,却总无...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责无旁贷》

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

这个「我」最怕你回光返照

蕅益大师指导我们从这念迷惑的妄想转成真心: 试思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