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不净观,累积往生的力量

净界法师  2014/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不净观,累积往生的力量

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为什么要修不净观,要收摄感受。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这个婆罗门,是一个大富长者的婆罗门,在婆罗门里面很有地位的。他生了一个独生子,这小孩长得很聪明,这大富长者就希望,能够把这个家业,早一点交给这个儿子来经营。所以在早早的时候呢,就给他许了一个婚姻,去相亲,这个小孩看对方也很满意,就答应了,就准备要结婚了。

那么当然,这个婆罗门不是一般的婆罗门,是一个大富长者的婆罗门,所以他宴请很多的婆罗门的这个外道的师父,来家里面做一个祝愿。在结婚的当天,佛陀那天早上要去托钵的时候,就跟阿难尊者说,你先不要去托钵,你先到这个婆罗门的家庭前面,去告诉他们一件事说,今天婆罗门子要出家了。

阿难尊者就衔佛陀的慈命,到这个大富长者前面就大声喊说:婆罗门子今天要出家了,佛陀说的。讲完就走了,这个婆罗门外道师父听了就哈哈大笑,他说:开什么玩笑,这个婆罗门子今天要结婚了,说什么要出家了呢?

很多人在嬉笑当中啊,有几个长老级的外道的师父就说,他说:我们不要小看佛陀说的话,我听说,佛陀说的话最后都会灵验的。他说:这样子那怎么办呢?他说:我们要早做防备,反正他今天要出家了,只要今天出家的因缘过去,我们就不怕了。但今天怎么过去呢,他说:我们有办法,咱们人多嘛,就用人海战术,就手跟手牵起来,围成七个圆圈。

因为这个婆罗门规矩,结婚之前要拜这个大梵天,要有一个礼拜台,就搭了一个台,台下面就围了一圈一圈总共七圈的人,有七圈手牵手把它围起来,不让佛陀靠近。

时辰到的时候,这个婆罗门子,就登上了这个礼拜台,就往太阳的方向拜,他第三拜拜下去的时候,头抬起来的时候,他说:唉呀,我太虔诚了,太阳当中出现了一个大梵天,就从远处慢慢慢慢由小而大,慢慢从上面飞到地上就站起来,大家看了很欢喜,唉呀,这婆罗门太虔诚了,把大梵天给招感出来了,白发苍苍满面慈祥拿一个手杖,大家就跪下来了,那婆罗门子也跪下来了,大梵天就说:你干什么呢?他说:我今天要结婚了,大梵天说:那你结婚,你准备多少钱呢?他说:我准备了三千金。

大梵天说:三千金你是怎么分配呢?他说:我一千金是供养这些来参加的婆罗门的师父,这些出家师父一千金;第二个一千金,我是准备这次的酒席的饭菜;第三个一千金,我当聘金,我就是送给这个女方的家庭。

大梵天一听,喔,他说:你这个前面两件事做得非常好,你拿去供养婆罗门师父,准备酒菜来供养这些师父,会成就安乐的果报,但是你第三个一千金,用得不恰当。这个婆罗门子说:是怎么不恰当呢?他说:你花一千金,你想想看,你娶一个太太,她的心脏值多少钱,她的脾胃值多少钱,她的里面的脓血屎尿值多少钱,她的头发值多少钱,她的指甲值多少钱。

那个大梵天就从头讲到尾,那个婆罗门子就当下证得初果。初果以后,那个大梵天就现出佛陀的色身,就带着婆罗门子,以神通力从空飞到精舍去,就带他出家,后来就证得四果阿罗汉。

弟子们就问了,这个婆罗门子怎么善根这样深厚呢,他要去结婚的人,心情是一个要结婚的,他那个心识的活动,已经往那个结婚的方向流过去了,是什么力量能够让他从一种结婚的水流,转成一个出家的水流呢?

当然我们会说,佛陀的不可思议的摄受力,是的,我们不可以否定外缘力。佛陀说:这个婆罗门子,在迦叶佛时代是一个比丘,他出家以后,那个时候人寿是两万岁,他花了十千岁的时间就是,花了一万岁的时间修学不净观,他累积了一种不净观的能量,佛陀是把它触动而已。

诸位,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尤其是突然间死亡的,如果说你已经有心理准备,有些人是病了很久才死亡,这有心态准备,这种突然间来得很快的人,一般都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临终的开示,为什么有些人有效,有些人没有效果,这考验你的善根力了。

诸位,你注意看看这个下品往生,一个造恶凡夫造五逆十恶,蕅益大师说造五逆十恶的人,他地狱的火都现前了,他凭什么能够把地狱的火,转成金莲花呢,当然善知识的开导是一个因素。

蕅益大师说,因为善根深厚故,我们平常的正念,就是在累积临终的正念。所以诸位你真的要把平常的临终的正念准备好,你每一次的去读诵这个偈颂,如理的思惟,你就在你的心中储存一个临终正念的能量,只要你能量够,临终的时候人家讲一句话,他就把你的善根那个开关打开了。

如果你平常都没有修,临终开示是很难有效果的,因为你里面都没有东西。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这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你要不断的观,不断的观,你才能够累积往生一种反转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什么不足啊? 第一、我们...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问: 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

转凡成圣并不遥远,只在一念之间

一声大磬响,妄想顿时亡,思惟真心与妄想,又是怎么样...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推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

他头顶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摄念佛人行归净土

他曾是无诤念转轮圣王的第二王子,与父共同发愿建立净...

八种抗癌第一菜

编者按:现代人为了健康,每天花大价钱养生保健,其实...

【佛教词典】善人禅

(术语)九种大禅之一。有大善根者所修之禅也。...

【佛教词典】萨伽耶见

【萨伽耶见】 译曰身见,这是一种外道的见解,认为五蕴...

讲经说法的重大意义

一、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职,即本职工作。依佛为...

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

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

【推荐】佛教寺院养老——福鼎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入住指南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

心和大脑有什么关系

问: 《楞严经》中佛问阿难心在何处?心是不是大脑,...

香积法味供养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

迟早都要成佛,为何还要去极乐世界呢

问: 佛说,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

六因、四缘、五果

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 国无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

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心

问: 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诚然是古德对后世学者之警语...

圣严法师《做好人际关系》

问:有些人说做人比做事难。如果在职场受人冤枉,是要...

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

汝既发心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谓以大菩提心,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