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嫉妒造业,随喜有功德

证严法师  2013/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嫉妒造业,随喜有功德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慢、疑的习气生活,看到周围的环境,就容易生起悭贪。人的悭贪分秒不离心,这颗种子好像常在心中。譬如,原本的好朋友,忽然间脱颖而出,凭着自己的努力、用功,改善了生活,提升了地位,受到人人的肯定、赞叹,看到这样,我们的心理就非常不平衡,这叫做嫉妒。嫉妒别人优秀、嫉妒别人成功,嫉能妒贤的心,就是凡夫心地。

「自赞毁他」失德

佛陀教我们要「随喜功德」。不只不嫉妒别人,看到别人优秀,看到别人成功、被尊重、受人赞叹,应该要起欢喜心,同时也要赞叹别人,这是一种好习惯、好习气。看到别人成功,或听到别人受赞叹,自己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态,是不平衡、嫉妒别人或者是很欢喜?这就是一念恶,一念善。

不欢喜别人成功,是「恶念」;除了恶念之外,又现行造业,这叫做「嫉妒」。这是内心恶的种子浮现,将来也会结成果,因缘果海,只在于一念心。嫉妒的心态现行,到底是什么形态呢?就是自赞毁他。因为你的心不欢喜,不欢喜对方被赞叹,不欢喜对方成功,所以那一念心、忍不下这一口气,很自然的就会现行出来和他比较:「我不比他差!记得以前他和我也差不多;他什么都不懂都是我教他的……」

把别人种种品德、才能,都说得比自己差,并且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比对方还好,这叫做「自赞毁他」。大家可以扪心自问,看到别人成功时,到底我们的心态是什么?说不定大家都很平静,认为别人的成功和我有什么关系?这样对不对?还差一点。

嫉妒造业 随喜有功德

如果可以再升等,发出赞叹:「真的这么好,很难得!他的成功,其实就是大家的光荣!」这就是随喜功德。嫉妒对我们无益,而且绝对有害!因为自赞的人会自大、膨胀自己,会贡高我慢、迷失自己。这样的人格反而让人轻视,所以嫉妒心真是要不得!若除了自赞外,还毁谤他人,将造成很重的口业。和十善业相对的十恶业,指的就是身体所造的三恶业──杀、盗、淫;心所造的三恶业──贪、瞋、痴;口所造的四恶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因此毁谤他人的业很重!

现在的社会,只要打开电视、报纸,所看到的无不是自赞毁他,这种毛病,叫做嫉妒。学佛就是要学习怎么注意自心,对人必定要抱持平常心和度化心。别人不好,我们设法来度化、感化。只要别人有一点好处,就鼓励他。若别人做一点好事,就赞叹他,那么他愿意改的机会就比较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又穷又病,家里也出很多祸事,怎么办

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求...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陀罗尼经》的记载 据《七俱胝佛母...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

随烦恼二十: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报

(一)长寿: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

听经闻法有八种功德

根据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二所记载,听经闻法有八种功德,...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证严法师:普天三无

明理者要有宽大的度量,来容纳世间的人事,不可得理不...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破除人我天下亲

一般人最执着,也是诸般烦恼的根源,那就是「我」,凡...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自在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

【佛教词典】八游行

(名数)八正道也。是为圣者游行之所。故名。...

【佛教词典】三宝物出息

子题:出息、息、无尽财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十诵、...

为何不能把心安住在外境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要把握两个很重要的...

人性本善良

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证悟的原理之一便是:人...

如何解决人到中年的困惑

问: 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

不善之家,正殃在身余殃在孙

用世间狭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这一个字看得太轻缓,认...

【东林画传】净土高贤刘遗民

一、楚王后裔 弃官归隐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

圣严法师:忏悔的方法

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

商人闻法

佛陀从远方的跋耆国游行教化到毘舍离国,住在猕猴池旁...

破魔四个重点

破魔四个重点: 一、多闻法、研求、深入知解魔所行事以...

参禅必修的课程

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虽然精勤用功,但始...

祭祖时可以烧纸钱元宝吗

问: 法师,我们佛弟子在祭祖的时候,还可以烧纸钱元...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