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眼盲心不盲

证严法师  2012/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记得当年台东的佛教莲社是由一间木造仓库改造而成,处处钉着木柱、支架。有一位盲者每次进来都未曾拿拐杖,而进门后,从不曾碰撞到四处林立的支柱,每当他快碰到柱子时,身体自然会闪开,是以令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有一天,我看到他从外面进来,于是蹑脚走到他的旁边,想试试他的反应,结果他一闪而过,并没撞着我。我那时的感觉是他能听出人的呼吸,听觉真是敏锐;后来又得知,他可以背诵全七卷、十万字的妙法莲华经!我曾经在他诵经之时,拿着经文一字字核对,发现他竟然能一字不漏、一字不错,且经常有许多明眼人向其请教经文、佛法。他并且善奏扬琴、能够闻声起乐,诸多的才艺,实在令人叹服;他就是一个「心眼清明」的最好例子。

◎穿针引线见神通

有一次,我到花莲新城乡去复查一家感恩户,这个家庭两夫妇都是盲人,有四、五个

小孩。到达时,他们的屋门未关,所以我就一面走进去,一面小声地说: 「门未关,大概人在的样子。」结果马上听到里面回话说:「有人在」。寻声走进去,发现她坐在床沿,手上正拿着衣服在缝补,我就站在旁边看她补衣服;适巧此时针上的线用完,她就偏着头,一手拿针、一手拿线,一次、二次、三次、第三次竟然把线从针眼给穿了过去,实在令人非常佩服。因为她不用肉眼而是用心、用精神的力量,所以虽说针眼是非常的小,虽说她是个眼盲的人,但她照样可以穿针引线,这种工夫就是所谓的「神通」。

说到神通,佛教也有个故事。

阿那律陀是佛陀的堂弟,跟着佛陀出家佛行。每当佛陀开始讲经之际,佛声一出,阿那律陀就开始打瞌睡,而讲经结束,他又立刻醒来。如此周而复始,佛陀于是数落他:「如此贪睡,索性去当海底蛤,海底蛤一睡三千年。」

阿那律陀听了深感惭愧,回到寮房即发愿:「从今起决不睡觉,眼睛不闭,直到开悟

为止。」此后,他每天都睁大双眼,不敢睡觉,忍受不住时,就拿草撑开眼皮,如此经过七天,眼睛未曾合过。尽管佛陀数次前来劝说,他仍然一点也不肯休息,最后他的眼睛便由发红而失明。

佛陀悯其亦诚,慈悲的慰问:「虽然你的眼睛已失明,但你的心是清明的。」并教授他如何修定,以重见光明。澄清静虑一段时日后,阿那律陀自然成就天眼通,能够得见天堂及地狱的种种景况,也因此,阿那律陀有「半头天眼」头陀之称。

◎心眼清胜过肉眼明

是以,我们平时须让心休息,「休息」是指平息欲望贪念,不作分别想。眼睛看见了外界的事物,容易让我们起分别心,分别若多则烦恼亦多,人常说:「不见为净」,若什么事物都不去看,我们的心自然就清静,心清静则耳根聪、耳根聪则声不乱、声不乱则心生智慧,心若生智慧则明晓一切道理,进而减烦恼、息造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电脑族的护眼食谱

眼睛干涩不舒,甚至干燥、畏光、视物模糊出现这些症状...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

眼明心却盲

数年前,我在为佛学班上课时,学生中有一位弱视青年。...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按压明眼穴,舒缓眼睛疲劳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

印祖念佛治眼疾

印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在做照客的时候,不是六月初六...

拘那罗王子的眼睛

佛灭度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心地善...

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吗

问: 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幸与不幸,完全由自己而定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

体会生死,契合生死,利用生死

凡夫之心总是不断生灭,只是自己不曾察觉,也不会去注...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

证严法师:珍惜食物,挽救未来

全球各地频传粮荒,然而富裕地区的人们似乎毫无所觉,...

【佛教词典】广仁寺

位于陕西西安。又称喇嘛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

【佛教词典】庆忏

(术语)与庆赞同。禅苑清规看藏经曰:于看经了日,设...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

地藏菩萨名号的含义

地藏:梵语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

禅师不读经

后唐庄宗皇帝在皇宫内设斋供养众僧。看见僧人们全在看...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原文】 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

佛像常见的七种手印

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

百食一味的故事

今天开始我们要讲一些,既然是道场嘛,就是讲一些入道...

钱是一味药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唐人张说的奇文《钱本草》,全...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

忍辱以积大德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

秽土成佛与净土成佛

其实,成就初地以后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你选择简单...

悉达多太子的成道之相

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案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