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爱要付诸行动

2012/08/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一堂品行课上,教授为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每一个儿子看起来都很优秀,他实在不知该传位给谁。最后,他问三个儿子:“你们说,如果我传位给你们,你们将如何对待我呢?”大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你戴在头上歌颂你。”二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之下的百姓离不开你,让他们明白,是你在带领着他们,您就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三儿子说:“我只想把您当做普通的父亲那样,永远放在心里,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回报您对我的爱。”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教授讲完后,说:“现在,请记得父母亲生日的同学举起手来。”举手者寥寥无几。“现在,寒假里给父母亲洗过脚的同学请举手。”这是他放寒假前布置的一道作业,没有做到的同学将被扣分。几十双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只有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同学没有举手。

“你是不是把我的话当做耳旁风了?”教授有点恼怒,“父母养育你们一二十年,你们为他们洗一次脚难道都不应该吗?”

“我很想给父母洗一次脚,可是……”

“可是什么,你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教授严厉地说。

“他们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脚,我只能给他们洗头……”空气在那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下课前,教授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请记住,爱的位置不在嘴里,不在头上,不在脚下,只在心中,在我们时刻关爱他人的细小行动中。”

【家训宝典】爱是要付诸行动的,只表现在口头上不行,藏在心里更不行。爱要用行动表现出来,让对方真正感受得到。正如特蕾莎修女所说:“爱不能单独存在——爱本身毫无意义。爱是要付诸行动的。”特蕾莎修女一生忙碌,她带着爱的光芒在大地上行走,与人谈话,面对人群讲演,在教堂中祈祷、布道,但更多的是行动,是具体而微的行动,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时代变迁,现代社会不但男女工作机会平等,交友机...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法师与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师留日期间,一天相约...

莲池大师:人生的爱好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

以虚幻为实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男子因一时的气愤恼怒,厌恶世人...

我不教他,谁来教他

盘圭禅师是一位广受尊崇的禅宗大师,每逢他主持禅七之...

如何面对当前纠结的婚外恋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询问,如何面对当前纠结...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见佛生欢喜得生天

过去南印度有一个习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须早起,将...

三季人的故事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

钓鱼的血泪忠告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

知器施教的舍利弗尊者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尊者...

【佛教词典】三种无相义等

【三种无相义等】 p0201 显扬二十卷五页云:复有三种无...

【佛教词典】宗渊

(898~980)宋代僧。山东高密人,俗姓宫。出家于东莱...

心怀嫉妒,必定也反噬自己

一个人的幸福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他各方面因缘...

往生时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吗

问: 请问法师,往生的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吗?...

一位疯婆婆念佛痊愈的故事

佛号光明不可思议,功德亦不可思议。通过念佛真的能治...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佛教的法会,净土学人要不要积极参加

问: 佛教界举行的水陆法会,万佛法会,学净土的要不要...

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

四十八大愿——(第45愿)皆得三昧见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

潇洒人生,坦然面对死亡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一切宗教、哲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