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父母供养令脱恶趣

2012/10/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时代,罗阅祇国有位那舍长者,心地非常仁慈,经常接济贫穷、孤苦无依之人,同时也非常礼敬沙门、婆罗门,布施供养时总是非常欢喜,毫无吝惜。但是他的父母看见了,心里总是很舍不得,嘀咕长者不懂得守财、颐养天年。

有一天,长者有事即将远行,清早漱洗整装就绪后,恭谨地拜别双亲:‘此次远行耗日费时,不能时刻陪伴事奉尊亲,请二老见谅。儿子特别将财物分作三份:一份留作家用,让父母日常所需无所忧虑;一份珍宝作布施用,请父母代为供养沙门或扶弱济贫;一份则留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父母答应后,长者便带着车队出门了。

然而那舍长者走后,老父老母的悭贪习性不改,任何修行人挨家挨户化缘,或有贫穷者上门乞讨时,他们总是藉口说:‘长者不在家,你们走吧!’丝毫不顾儿子一番善意安排。等到长者预计返乡的日子到来,老人家才赶快从市场里,捡了些残余的果皮,四处撒落在家中。

那舍长者回到家后,见到双亲立刻欢喜地礼拜问候,老人家连忙扶起、哽咽地说:‘孩子,平安归来就好。你出门期间,我们为你布施供养、修福无量。刚才有些沙门来过,你看看,家里还来不及收拾干净……’,长者听了更是无限欣喜。

不久之后,年迈的双亲先后病逝了,孝顺的那舍长者连续三七日诵经不辍,又为亡者礼忏修福,因过于思念双亲去处,有一天突然也重病不治,家人见他胸口仍有一丝暖气,便不敢入殓,七天之后忽然见长者悠悠地醒来。

他告诉家人:‘我在梦中跟着一位善神,游历了极乐世界,后来又到了恐怖的地狱。突然看见老父老母都在地狱受苦,一见到我,他们也放声号哭。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狱卒拦住,我心中悲痛不已就醒过来了!’

忧心如焚的那舍长者急着想救拔父母,问遍了所有亲族耆宿,还是一愁莫展,最后有人指点:‘佛陀智慧无量,应该会有办法吧!’于是长者满怀希望地来到精舍,顶礼合掌吐露忧恼:‘世尊,父母生前修了许多福报,命终之后,弟子精进诵经、修斋回向,一心以为他们正在享受天福,没想到反而堕在地狱受苦,请佛陀慈悯开示,如何能够真正救拔他们呢?’

佛陀望着眼前的孝子,叹息道:‘长者,过去你出远门的时候,留下了许多财宝,希望让父母布施修福,实际上你的双亲悭贪不舍,还打了妄语,阻断了你布施供养的机会,因此堕入恶道、倍受苦果。’长者听了恍然明白,心酸地说:‘老人家不知道罪业重大,这都是我的过失所致!’马上至诚顶礼佛足,代父母殷重忏悔悭贪之业。

长者承佛威德之力,得以观见父母已于地狱中暂得休息。世尊进一步教导:‘若能在僧众结夏安居期间广修供养,护持僧宝精进行道,以此功德回向亡者,便能超拔现世父母及累劫至亲脱离苦轮。’

那舍长者礼谢佛陀后,立即返家筹备饮食衣物,作诸供养。再次前往精舍请法时,承佛威神,已见到双亲福生天上,享受自在安乐。佛陀更为长者开示心性因果之理,那舍长者闻法感激涕零,如实信受奉行,精进道业。

典故摘自《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卷·第十一》

省思:

佛陀开示结夏安居供佛斋僧的殊胜法门,所谓‘佛由僧作,经由僧弘;举一即三,僧宝最贵’,因此唐朝道宣律师问天神:‘人间作何功德最大?’天神回答:‘斋僧功德最大。’藉由护持三宝,普利一切有情,报得一切众生恩,乃究竟报佛恩及累世父母恩,必然是早登佛阶的庄严大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

宝髻如来护生咒利益众生法

南无宝髻(j 音寄)如来 护生咒:唵om 缚wa 悉xi 波bo 罗...

地狱苦果深重,当精勤修行善业

(上)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

思维地狱苦,珍惜修学缘

通过学习三恶道苦中的地狱苦,我有两点收获。 一、透过...

佛教徒应该用什么方式祭奠亡灵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作为寺院来讲,清明节一般...

孝心不能等

男孩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学到...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现代真实因果报应的故事(有图有真相)

老人用事实证明不可以杀害生命 周老先生,是青岛市夏庄...

小儿闻法,即解甚深义

过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进持守戒法,梵行清净...

商人与龙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善良的商人,他驱赶着八头牛,到一个很远...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佛教词典】三种同分

【三种同分】 p0180 大毗婆沙论十二卷八页云:同分有三...

【佛教词典】无实

(术语)无实体也。南本涅槃经十二曰:有名无实即世谛...

为什么古来有些祖师能把腿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来

我们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脱死。那么何谓生死?生...

「淫」是男女间彼此欢喜,怎么会有冤呢

冤业有三:如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递相吞...

你有「微瘾」吗?佛子们该如何看待微信

微信,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发布者和接...

业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我们过去造的业,无量无边,无始以来,哪搞得完呢?你...

要明心见性,首先要知道如何调心

我们在此打禅七,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静坐的方式、调心...

焚烧除障草可去除鬼魅吗

问: 焚烧除障草真可以达到除去鬼魅的效果吗? 法藏法...

四体忽然同于草木,若作圣解,则受群邪

看第七科,尘并入纯烧斫无碍。 这个尘指的是内外的四大...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

佛教小常识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