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常的四座大山

2012/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常的四座大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忽然带着几名随从,风尘仆仆地驱车来到精舍。

佛陀问国王:‘日正当中,大王为何风尘仆仆,特地前来?’波斯匿王回答:‘世尊,正因为国事繁忙,日日殚心竭虑文韬武略,好不心烦,所以政事处理暂告一段落,便赶来顶礼问讯。请原谅弟子一身尘劳、没有沐浴净身,就冒冒失失地来了。’

佛陀丝毫不以为意,待波斯匿王坐定后,问波斯匿王:‘大王,您一向勤于治国,如果今天有一位众所崇敬的长者从东方来,向大王报告,现今东方出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大石山,而且不断从地底下隆起,一步步地向舍卫国逼近,沿途所有草木鸟兽惊惶逃窜,死伤无数……;不久之后,南方、北方、西方也纷纷有贤者赶来通报,一座座难以想像的巨石山正从四面八方移动而来……。请问,此时身为一国之主的您,如何使人民幸免于难呢?’ 波斯匿王思考了一会儿,说:‘四方都有大石山铺天盖地而来,能往哪里逃呢?这时,唯有深信佛法、依法修行,别无他计了。’佛陀笑意更深了,问:‘大王,如您所说,深信佛法是唯一生存之道,为何您如此肯定?’

波斯匿王恭谨地回答:‘世尊,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但是四大山刹那间就能吞噬大地,纵使派出所有训练有素的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个个配备精良、严阵以待,无异螳臂当车吧!那些刀、箭、弓、矟,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若武力不足以保家卫国,那么,咒术或国库所蓄积的金银财宝更有用吗?我能够大开宝库、舍一切世间最珍贵的宝藏,与无情、无常谈判、作交易吗?唉,忝为一国之君,见天下生民涂炭,又能向谁讨一个公道呢?因此,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心一意勤修善法,这念心定慧等持,洞破外在的世界本是成住坏空,乃至一切有情,皆是四大假合、虚妄不实,无可执着,才能不受外在的无常所逼迫。所以,无常到来时,唯有深信佛法才有办法。’

佛陀赞许波斯匿王:‘是啊,世间无常譬如这四大山,老山能朽坏壮年盛色,病山能摧坏一切强健,死山能劫夺一切寿命,衰灭山能损坏一切荣华富贵,乃至妻离子别、骨肉分散、钱财亡失。大王,这四大山日复一日紧随着人们,谁能抵挡得了?诚如您所言,唯有安住在佛法的正知正见,如实修行,这念心超越了相对的时间、空间,安住在不生不灭的本心本性上,就是究竟离苦得乐的净土世界,才能脱离无常逼迫之苦。您能体会到真正的安邦治国之道,护法护教助转法轮,这真是国家人民无上的福报啊!’于是说了一首偈语:

  ‘譬如四方有大山,广大深厚无涯际,

   从四面来一时至,慞惶奔走无避处,

   象车马兵不能拒,咒术财宝不能却,

   如是大王无常山,老病死山衰灭山,

   残灭一切有生类,刹利首陀婆罗门,

   乃至下贱真陀罗,在家出家修梵行,

   及以全戒至毁禁,悉皆残灭无遗余。

   是以智人应修善,尊崇三宝行众福,

   身口及意常清净,现得名誉后生天。’

波斯匿王明白了自利利他的菩萨修行之道,正是追求长治久安之钥,也是每个人的安心立命良方,法喜充满地顶礼赞叹,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省思:

面对无常,最能启发一个人的生命智慧。憨山大师《醒世歌》云:‘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层霜,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人纵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作主张。’一般人心粗,很难感受到无常随伺,往往迷失于财色名食睡的追逐享乐,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故佛法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深刻体认无常,便能从中提炼生命智慧的良方,时时以法水净化、安住这念心,得究竟解脱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比丘尼现身变

昔日的舍卫城,是拘萨国的首都。当时有一群乱纪之徒,...

黄泉路上无老少,年轻不急求解脱吗

问: 学佛的终极大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作为一名...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

万般将不去,唯有早念佛

傅大士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

我们的安排,怎比万佛之王的安排

院子里的某邻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壮实,言谈举止十分...

【推荐】今生没有往生,下辈子就更难往生了

智者大师,你看天台宗它念佛法门多障众生念佛观,念佛...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今日不知明日事,哪...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因,字刳心,俗姓顾,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学法于...

修行人怎可把这个色壳子看得这么重

在云门寺方丈室后之假石山上,种了不少奇花异草。假石...

买果子

古时候有位大富长者,家中流行风寒,惟有形似槟榔的庵...

九华山无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

【佛教词典】有罚有障俱

【有罚有障俱】 p0550   法蕴足论一卷十二页云:言有...

【佛教词典】迷怛罗

(界名)又曰毗陀罗。译曰起尸鬼。...

佛驮跋陀罗尊者画传

一、初露神异 觉贤,梵语佛驮跋陀罗,古印度迦维罗卫国...

小事不小,小中见大

前几天,有工人师傅过来给宿舍门安装锁牌,一阵电光火...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

慧律法师《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沉痛殷切的呼吁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

饬终须知

众生心性 与佛同俦 由迷背故 轮回不休 如来慈悲 ...

常律法师:修持药师法门的感应实例

药师经云: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

圣严法师《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

如何辨别假和尚

问: 当前有个现象,许多出家人不用心诵经弘法,而去专...

果中皇后:草莓的超强功效

草莓又叫红莓、杨莓、地莓等,是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