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耆域的感叹

2013/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耆域的感叹

西晋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来到中国。这位耆域有神通,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记载,这些也都有人介绍过了。我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他曾发出的感叹。

当耆域从天竺来到当时中国西晋王朝的首都洛阳时,洛阳的和尚们全都出来前往礼拜迎接。但耆域根本就不理睬他们,见到他们向他礼拜时,连一声“请起” 都不说。最后耆域还叹息道:你们取佛法入东土,就象水的分流一样,无论佛法在天竺还是在东土,其修炼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可你们现在只是为了表面上的华丽,为了得到施主的供养而取它的呀!

耆域在中国传播佛教的使命完成后,就要回天竺去了。临走时,一个叫法兴的中国僧人赠他一件袈裟。耆域拿着法兴送他的袈裟,对法兴叹息道:这个地方极力制造新的罪恶,这是多么的可悲呀。

读到耆域的叹息,真是令人不胜感慨。我想:修炼就是要真正按照那一法门师父讲的法去做,才是真修,如果打着修行的旗号追求寺院的华丽、财物的供养、生活的舒适等等则并不是真修。目前佛教早已走入末法时期,真正想修炼的僧人已经很少了,就是想修的也已经不知道怎么修了,并非佛法不能度人了,而是人们心里没有道德心法的约束了造成的,都是指望靠着佛教发财、或有求于佛而非静心实修。佛教徒们真的是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如果人人出家人类会灭绝吗

如果人人都无欲无求,依佛教去修行,人类岂不要灭绝了...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

略说三宝物——佛物、法物、僧物

三宝物先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养物、受用物、...

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依于业力而活着

在世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在...

正知因果才能获得大吉祥

有种子为因,就会有果报,不是吉祥之力使然,因此不应...

虽面对菩萨,也同隔山一样

南北朝(北齐)时,释明勖,定州人。少年时自负不凡。...

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缘

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

【佛教词典】浮山九带

宋代禅僧浮山法远(991~1067)提示学人之宗门语句。由...

【佛教词典】伊吾

(地名)在新疆之东北端。现今为哈密之地也。约隔二百...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慧律法师《2004年新春专访》

世间人在过农历年的时候,都会说一些吉祥的话,比如新...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经,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

一、孝亲友爱 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动物孝亲友爱的天性...

【推荐】临命终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

圣严法师:最好不要当劈腿族

问: 劈腿族是爱情国度新名词,以前叫脚踏两条船,但...

衍慈法师:从商的智慧

你看过「当和尚遇到钻石」一书吗?此书带给人们智慧的...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