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贪念恶念感召生死轮回苦

2013/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贪念恶念感召生死轮回苦

佛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时,一日早晨到城里托钵,看见一位比丘也到城里乞食,他坐在路边的一棵树下,对所乞的食物起了爱憎之心。

世尊对着这位比丘说:‘比丘,比丘,不要种苦因,此贪念会使您身上发出难闻的臭味,如脓汁流出,招致蛆虫及苍蝇聚集。’比丘心想:‘世尊竟然知道我心里起的恶贪之念!’对于这样的恶念会招至如此恶报,心生恐怖,并感到非常惭愧忏悔。

世尊回到精舍用斋毕,收衣钵、洗足已,便到房内打坐,之后则到僧中对比丘开示:‘今早我到城里托钵,遇到一位比丘,他对所乞的食物起了恶贪之心,于是我对他说:“‘比丘,不要种苦因,此贪念会使您身上发出难闻的臭味,如脓汁流出,招致蛆虫及苍蝇聚集。”当时这位比丘心想:“佛竟然知道我的心念!”于是感到惭愧恐怖。’

这时,有一比丘从众中而起,整理好衣服,合掌恭敬地向佛请示:‘世尊,为什么说是种苦因?又为何会生臭、流秽汁,并招致蛆虫及苍蝇聚集呢?’

佛陀开示大众:‘忿怒烦怨就是种苦因,贪着五欲则会生臭,不收摄六根、不清净持戒,使心出流,就如同秽汁流出;若遇境不能摄心,种种贪爱、忧恼等恶念则会应运而生,如同招引蛆虫及苍蝇,亦即起惑造业而感苦果,障碍修行。’佛陀接着又说了一首偈语:

‘耳目不防护,贪欲从是生,是名为苦种。

 生臭汁潜流,诸觉观气味,一于恶贪嗜,

 聚落及空处,若于昼若夜,远离修梵行,

 究竟于苦边,若内心寂静,决定谛明了。

 卧觉常安乐,诸恶蛆蝇灭,正士所习近,

 善说圣贤路,了知八正道,不还更受身。’

六根不收摄,当根尘相对,识生其中,产生贪欲,就种下苦的种子。因贪而有所求,求不到生苦,求到又怕失去,且无法满足,心始终患得患失,忧怖苦恼,无法安心修行。而贪欲更会使自心愚痴、昏昧,心不清净,如身上有恶臭脓烂汁流,一闻此气味,即知为贪欲所生。所以当行远离之法,住于修行人聚集之处,避免六根追逐六尘,清净戒行,才能真正离苦。此外,心不为境转,随时随地安忍不动,即使在睡眠中,也能保持觉性的存在,心就能处在安乐当中,一切恶念无从生起,就如同灭除蛆蝇。修道之人依之学习,即是走向圣贤之路,并依八正道如实而行,就能了脱生死,不再受生轮回。

佛陀开示后,比丘们了达佛所言说,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三十九》

省思:

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贪欲为生死之根,只要有一些些的贪念,就无法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若能远离爱欲,就不会招感苦果,遇境若能制心不动,保持无念,就能离苦,达到究竟安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如何开启幸福之门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

慧律法师《观照当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

一切皆舍,了脱生死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传,虽然很普遍,...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一个人有所住,就被它所转,就被它所系缚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

百忍成金

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

记慧明长老:从苦行生涯到一代高僧

提起杭州灵隐寺方丈慧明老法师(1860~1930),大江南...

佛不教比丘对在家人展现神通

有一次,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游化,住在那烂陀城郊的芒...

【佛教词典】能生支

指十二因缘中之“爱、取、有”等三支;以此三支能生当...

【佛教词典】三宗论

南齐周颙撰。书中以真、俗二谛之义,论述空假名、不空...

演培法师《弘一律师对地藏菩萨的礼赞》

每年中国夏历七月到来,我国佛教徒不少发心读诵地藏本...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问: 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

12个最内涵的汉字,道尽人生真谛

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

【推荐】会伤害我们的是对事情的想法

那天,天降大雨,他依约搭公车去赴会,车上乘客拥挤,...

手上的戒指,未必能保证白头偕老

张先生享齐人之福,娶了两个老婆,大老婆年纪比较大,...

法执——但去其执,不去其法

那有人就问了:四谛法是苦集灭道,有四种相状,而我们...

五戒十善是学佛的第一班车

凡夫众生在整个十法界的缘起定位是什么呢?我们的定位...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无禅无净土」会怎么样

第四个偈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

各宗派的代表性经典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卷数达二万...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问。六趣升沉皆唯是识。初生善恶之趣。其相如何。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