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连佛都不肯保佑的事

2010/10/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前有个村子,生活着两个信佛的兄弟,他们依靠着种植家里的田地过生活,兄弟俩都算不上富裕,生活只属于中等水平。

兄弟俩一直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现状,所以两人有空的时候,也会一起商量改善生活的大计,这一天,兄弟又谈到了关于致富的话题,弟弟说:“哥哥呀,我们从小就生活这里,别的活计也不太通,不如今年我们辛苦点,一起把山边上的荒地开垦开垦,我计算了,如果我们努力耕作三到五年,节余的钱粮,就可以换些先进的农具回来,到那时,我们不但可以再次扩展种植规模,还能建房买地,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哥哥听了弟弟的建议,犹豫了一会说,我觉得你的建议虽然好,但是只是属于小农意识,是没有远见的行为,按你的行为,即便花上十年八年时候,我们也最多能成为一个非常没有前途土地主。

哥哥又继续说:“我觉得我们一直这样的贫困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过去一直太过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而忽略了我们的信仰,我认为正确的方法,是要天天去庙里烧香供佛,诚心诚意的去求佛祖保佑,只有这样,佛祖才会保佑我们下半生富裕,还会保佑我们的亲友们全部平平安安。”

弟弟听了哥哥的理论,其实心中有些异议,但是一时也找不到什么观点去反驳。

哥哥看见弟弟没有反对他的意见,于是便收拾了一些衣物,带着不少香烛跑去了附近的寺庙,临走的哥哥特意向弟弟交代了自己原先种植的田地特征,比如哪块地应该种植玉米,哪块地应该种植小麦,弟弟把哥哥的话一一记在了心里。

哥哥就这样住进了寺庙里面,哥哥拜佛很虔诚,日夜顶礼膜拜,祈求佛祖保佑自己的家人和生活。

而另一方面,弟弟独自经营了自己的那份和哥哥丢下来的几块田地。

这一年风调雨顺,庄稼的长势特别好,眼看便是一个丰收之年,弟弟虽然很辛苦,但是心中多少有些安慰,拜佛的哥哥有时也会下山逛逛,当他看到庄稼时也异常的兴奋,因为他觉得这就是他拜佛的回报。

转眼到了秋天,就要到收获的时刻,弟弟忽然犯愁了,原来庄稼太多,弟弟担心自己忙不过来,若是错过收割的时节,便可能会影响产量。

这一天,拜佛的哥哥在寺庙里意外的见到了弟弟,哥哥问弟弟来的原因。

弟弟说,我是来告诉哥哥丰收的消息的。

哥哥高兴的说,你看怎么样,若没有我诚心诚意的拜佛,你怎么会有那么好的收获呢。

弟弟笑咪咪的点头称是。

哥哥很安慰,他记得当时住进寺庙里的时候,弟弟还颇有微词,现在他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所作所为的正确性。

弟弟对哥哥说,其实我这次来是不打算回去了,我觉得既然哥哥一个人拜佛都那么有成效,那么我也打算搬进来和哥哥一起拜佛,这样以后收获便会更大。

哥哥想想地里就要收获的庄稼急了,他大声质问弟弟,你也来拜佛,那地里即将长成的庄稼谁管?哥哥越说越气,把弟弟好好的教育了一次。

弟弟终于忍不住笑了,他说:哥哥呀,原来你也知道光拜佛不种地是没有收获的呀。

佛经里出现这样一则故事,本身是非常有趣的。 要知道人生有自己的信仰,是件好事情,那是困惑与混沌时心灵的好去处。 可是若一味的去追逐明天,忏悔昨天,而放弃当下的事情,是不是将思虑摆错了位置呢? 如果学佛学会的仅仅是拜佛的姿势,而不是一颗佛心,那学与不学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不去体会佛经里千年沉淀出的学识,而一味的把佛祖当保姆用,佛祖也只能苦笑了。 一切皆有度。 迷途中,长者的指尖便是道路的起点,何必一定要等待引路人把我们领到终点? 上天给了我们和煦的风与滋润的雨,不懂得耕耘,馒头是不会直接掉下来的。 有人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的至理,还要作奸犯科,再埋怨佛光不能普照就没有道理了。

此故事出自《大庄严论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能行即是佛,就不用念佛了吗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做的好,不用念,...

「施主」有何含义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

星云大师《佛教的福寿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昨天和各位说过了佛教对女...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

拜佛行为不是偶像崇拜

说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现象,不了解佛...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至诚称念观音圣号化解冲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云:若三千大千国...

生命操之在我,心境决定处境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念佛消业障出家获新生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

【推荐】九十岁老母亲往生纪实

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母亲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卜...

【佛教词典】二十二根有漏无漏分别

【二十二根有漏无漏分别】 p0046   俱舍论三卷七页云...

【佛教词典】俱苏洛迦

(衣服)旧称祇修罗,瞿修罗,厥修罗,厥苏洛迦。比丘...

圣严法师《佛学问答》

问: 如何分辨忍辱修行与姑息养奸? 答: 忍辱就是难...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

上人序 八大人觉警世纷,常人随波逐流,在变动不停的...

暖瓶的哲理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给暖瓶灌水时,不能灌得太满,而需...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

贫妇供豆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在道场白华庵...

将不坚之财转为坚固功德法财

昔日,在天竺国有两个穷人,生活贫困,以卖酪来维持生...

地藏菩萨的分身遍一切处

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途,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

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讲究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