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印光大师  2016/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难很难。我们凡夫,根机劣,知识浅,而且五浊恶世,邪师外道甚多,要了脱生死,究竟如何了脱呢?惟有念佛法门,真信切愿,精进念佛,求生净土。

佛法之中,方便多门,参宗学教,都可以了脱生死,何必一定要念佛呢?因为参宗研教,都要务到极处,如实修证,才有希望。这是全仗自力,谈何容易?念佛是攸赖佛的愿力加被,是兼仗佛力,自然确有把握了。譬如渡海,仗自力如飞渡,仗佛力如驾慈航。飞渡难免堕落之虞,驾慈航决定有到彼岸的日子。其中难易安危,想大家都能辨别底了。总而言之,仗自力参禅悟道了生死,未证到家,总是不易了。念佛求生净土,只要信愿真切,行持坚固,就有了脱的功能。

若论自力他力,禅净难易,讲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照《四料简》说来,不通宗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的,更要念。虽通没有证,总要念佛了脱生死,才是道理。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大慈大悲,开化众生。其《四料简》,是“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以上十六句四料简偈真是慈航,望大家注意些呢。

要明白这《四料简》的意思,先要明白怎么叫做禅,怎么叫做净,怎么叫做有,怎么叫做无。拿这禅、净、有、无四个字看清楚,就明白《四料简》之意思。所以将禅净有无,略为抉择一下。所谓禅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教中明大开圆解,彻证一念灵知本觉理体也。所以要亲见本来面目,方能算有禅。否则不能算有。所谓净者,是净土三经,深信切愿,求生净土的法门。

自心净,则国土净。自力感,则佛力应。第一要信得真,愿得切,行得精进勇猛。所以须有决定不疑的信心,至诚恳切的发愿,且有一定不移的行持,才算有净土。否则不能算有。世人每以为枯坐,看看死话头,就算有禅。悠悠扬扬的念几句佛,就算有净。乃是大错而特错了。总而言之,有禅,乃是有明心见性的功夫。有净土,乃是有念佛往生的把握。这是最要紧的道理。然而明心见性,但是开悟,还没有证,总不能了生死。悟得就无生死,非门内语。当知悟是开眼,悟后才有真修实证的径路。不悟者未免盲修瞎练,堕坑落坎。因是之故,先须开悟,这是初步功夫。若论要证到家,正须火上添油,加功进步呢。

《四料简》中第一句“有禅有净土”者,谓既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功夫,更能真信发愿求生西方。大彻大悟,猛虎相如,且有念佛了生死的把握,岂非如虎生角么。故曰“犹如戴角虎”。以自己所悟的,自己所行的,拿出来教化众生。应以禅机得度者,便为说禅。应以净宗得度者,便为说净。应以禅净双修得度者,便以禅净法门而化度之。如是言不虚发,机无不摄,开众生眼目,做人天师范。故曰“现世为人师”。以明心见性人,念佛求生,彻见自性弥陀,克证唯心净土,临命终时,上品上生,一弹指顷,花开见佛,便证圆教初住位。百佛世界,分身作佛,随类应现,化度众生,夫是之谓真精进,夫是之谓大丈夫。“将来作佛祖”,真语实语。伏望大众谛信。

第二偈料简者,谓未曾大彻大悟,仗自己的力量,难望了生死。所以发愿求佛接引,修行净土法门,故曰“无禅有净土”。只要能深信,只要能发愿,只要能念佛,无论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故曰“万修万人去”。若有不懂道理的人,念佛只想求富贵求生天,此等之人不能算有净土。其不得生西方,只怪自己不发愿,不能怪弥陀慈父不来接引。若能发愿求生,总是能去的。既得往生,亲见弥陀,听受妙法,即时开悟,一生便证阿鞞跋致,不退转位,故曰“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从此看起来,净土法门真是再好没有的了。

第三偈料简。谓虽能大彻大悟,若不发愿求生净土,因未证到家,不得安身立命的受用,故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也。夫所谓“十人九蹉路”者,谓虽能开悟,而未能一定证到家,故云蹉路。或云十人九错路者,错路二字误也,岂有大彻大悟之禅家而错路者乎?大彻大悟的人,未有安身立命的真地位,恐怕生死关头,未必确能作主。临命终时,循业流转,随多生之善恶业阴而受生去,可惧可畏。诚不如求佛接引,为最稳当,最靠得住也。故曰“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也。此阴境,指无始以来之善恶业境,非指五阴魔境。盖大彻大悟之禅家,岂五阴魔而不知者,有是理乎?

第四偈“无禅无净土”者,谓一般不知道修心的人,既无明心见性的功夫,又无发愿念佛的行持,乃是真正可危。就是修心未得开悟,总是盲修瞎练,不得解脱。虽然修得福报,无非生死业因。福报大,造业更深。福尽祸来,罪报难逃。地狱之苦,岂能幸免?生死轮回,谁为依靠?所以读了第四偈料简,尤为触目惊心。望大家知生死苦,发菩提心。无净土者,速速发愿修行,变成有净土。有净土者,还须精进勇猛,以决定生西为期望。要紧要紧。

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到宝山,切莫空手而回也。

又复当知念佛法门,不是专被下根,是三根普被的。无论利根钝根,上智下愚,直至等觉菩萨,都是向这个法门,然后能成佛。所以《华严经》善财童子遍参诸大善知识,证入法界海会诸陀罗尼门,最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从此看起来,净土法门真是最高尚、最圆满的法门。若诬为愚夫愚妇之行者,直是谤佛谤法,地狱种子。不信净土者,其愚狂堕落,是至可怜愍者也。所以净土法门,有如是之高上者,因为普通教理修心,全仗自力,惟有净土,是兼仗佛力,是特别的教理,非是普通的教理。以普通的眼光来观特别的教理,自然不得其当矣。

普通教理仗自力,如同功名上进,逐步高升。净土仗佛力的特别教理,譬如生在王家,出胎便为国储。其难易曲直,不待智者而知之矣。净土,道虽高贵,法无奇特。只要切心求佛,自蒙加被。当知佛的护念众生,过于父母爱子,所以有感必应的。而且我们本具的天真佛性,照天照地,亘古亘今。虽十恶五逆,他的本具灵光,不减一丝毫。但如明镜蒙尘,愚者以为没有光明,却不知拭去尘垢,其光明还现现成成。所以念阿弥陀佛,就是佛念遣妄念,乃是去尘垢的最好方法。念来念去,无非显自心本具的阿弥陀佛。自他相应,感应道交,往生妙义,可胜言哉。念佛的人,只要至诚恳切,心佛之心,行佛之行,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具一分虔诚,得一分受用。望大家努力。

现在世道日衰,人心日坏,欲根本补救,则须注意家庭教育。治国平天下,自齐家始。所以治国平天下的权力,妇女操一大半。妇女注重母教,教子循规蹈矩。童而习焉,长而行焉。良好的人格,便肇源于孩提之时。所以妇人之相夫教子,职任重大。一般女居士,须知妇人之得称太太者,以周朝开国之初,太姜、太妊、太姒,皆极贤德,母仪天下。所以称妇人曰太太。诸女居士当知太太之可尊可贵,各尽相夫教子之职分,为治国治天下的基本,庶几名副其实。

修心者讲到极处,还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二语。此二语三岁孩童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究竟能做到这两句,便是诸佛地步。所以望一般修心的善男信女,大家注意注意。千言万语,总是要修心了生死。若论修心了生死的最要关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发愿念佛。望大家将这几种意思牢牢谨记,自然生死可了,佛道可证。勉之勉之。

印光大师:“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世间之人情执牢结坚固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

僧济法师的往生故事

东晋慧远大师在东林寺率缁白二众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

老年人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该怎么办

问: 我已老了,身体常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虽然早晚功...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念佛人的悟处

净土法门的困惑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有许多...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黄庭坚转世的故事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小孩念佛可以消灾解难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

念佛受病,实是无量劫业力所现

原文: 书中言念佛急进、中气虚极,此汝不善用心所致。...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

【佛教词典】不善惑中不善根非不善根分别

【不善惑中不善根非不善根分别】 p0346 俱舍论十九卷十...

【佛教词典】五智

(名数)或开佛智为五智,前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是...

莲池大师:僧训日纪

法师省己之训 《法炬陀罗尼法师品》云:夫法师者,常应...

忏悔清净了,身心就得大自在

我们过去曾经造了很多种恶业,所以感召到种种果报。我...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精进的修行者,他们有人当生证果...

《大吉祥经》中的38种吉祥事

根据《大吉祥经》的义注:古印度曾发生了关于什么是吉...

如何看待念佛中出现的种种境界

有居士在拜佛时身体震动,又见到黑暗中有光晃动。大师...

如何面对疾病

佛法是积极入世的,对于痛苦的态度是速当远离。 当年...

慧远大师感得山神运木建殿

慧远大师一生充满着很多感应的故事。比如我们有个出木...

学以致用,惭愧忏悔

我们修行,要修什么?最主要的是修对治自我的贪著。不...

猪脖子肉的内幕

友人卖了八年多的猪肉,也不曾看他卖猪脖子肉。他说猪...

早起的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1. 首先自然是精神会变好 睁开眼的那一刻,清醒的一天...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

成功就是找到本分

其实成功并不难,难的是在纷乱复杂、迷惑重重的世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