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

2014/04/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

从前有一个人,在某天夜晚对他的儿子说:‘明天一早,你陪爸爸到某个村落去拿取东西。今晚早点休息,明天可别赖床了!’

隔天一大早,儿子一觉醒来,没有知会父亲,就迫不及待地冲出大门,独自动身前往父亲所说的村落。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了,身疲力竭,饥渴难忍,而且什么东西也没拿到,一无所获。

儿子拖着疲惫无力的脚步回到家中。父亲见儿子回来了,便呵责:‘你怎么这么愚痴是一点智慧都没有。为什么不等我一起出门呢?这样白白地浪费时间来回奔波,简直是自讨苦吃,只会让世间人笑话你啊!’

凡夫众生也是如此,有些人认为出家剃除须发,穿上了袈裟,就不用从师学习修行之道,徒有出家众的形相,思考、言行却与趋向圣道无关,失去了因出家修行,可获得修习禅定、福慧等功德利益,乃至于无法成就沙门妙果。就像那个愚痴的儿子走了许多冤枉路,让自己精疲力竭,却空无所获一样。不求明师咨受道法,落实修行,只是外表像沙门,却无法得到出家沙门的利益与成就。

典故摘自:《百喻经·卷第四》

省思:

憨山大师〈费闲歌〉云:‘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佛法强调‘行解并重’,古德云:‘欲知山前事,须问过来人。’善知识能带领后学少走冤枉路,乃至于不致走错路、走远路。因此,佛陀以此则譬喻提醒佛弟子:‘不求明师咨受道法,失诸禅定道品功德,沙门妙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虚作往返徒自疲劳。’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若能得亲近善知识,亲闻正法,应恭敬、感恩且虚心受教,切莫枉费了这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殊胜因缘,而枉受轮回之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何谓「阿阇梨」

何谓阿阇黎 阿阇梨是梵文Acarya的音译,意译为轨范正行...

不要去找善知识的毛病

我们末法众生由于烦恼重,烦恼重的根本就是我执,我执...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

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么讲呢...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

如何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莫把「师父」称「师傅」

有人说,现在很多词语都被糟蹋了。 比如说,小姐一词...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生气了就绕着房子跑三圈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

世界上最殊胜的东西

有人在祗树给孤独园问佛陀:请问什么是最犀利的剑?什...

目犍连-神通第一

佛陀最初的侍从 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

劣势也可以变为优势

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佛教词典】四臂观音

西藏佛教密宗本尊之一。此尊之形像,有红、白、蓝、灰...

【佛教词典】薄拘罗不偃卧

(杂语)薄拘罗经曰: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结跏趺坐...

汉地寺院常见的佛事与疑问

供斋 第一个,供斋。所谓供斋,通俗地说就是你们拿钱请...

【推荐】寿康宝鉴劝戒十则

一戒处女: 闺秀处女,最重视一生名节,倘若狠心将她玷...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和」是一个极富正能量的字眼。有关「和」的词汇非常...

维摩诘患病示苦

佛陀率众游化至毘耶离城,城中有一长者名维摩诘,虽身...

【推荐】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豁达的胸怀

楼下有个杂货店,开店的是位老人,面容慈祥,性情开朗...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懂事孝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星云大师《佛教对时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指引,让我们有...

佛教的婚姻观

男婚女嫁 宿世因缘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

问: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学人在永宁寺听说压根...

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五百位大比丘跟随...

仁心的力量

三国时,吕布与刘备交恶,用武力赶跑了他,这还不令他...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迹,原来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没有慧眼,可不要乱说话。读了下面的文章就会知道,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