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佛安法师  2016/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和」是一个极富正能量的字眼。有关「和」的词汇非常多,也非常好,如: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心平气和,谦敬祥和等等。我们只要听到、看到这些词,几乎不用去细想这些词汇的意思,就能立即感受到它们本身所透出来的一股无形的能量和加持力。

常言道:以和为贵,其含义也就是:凡事以达到和为最高的目的,以和为最高的处事原则,以和为最高的生活态度、准则,希求和,重视和,以和为最尊、最贵。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以和为贵的人身体好。身体的好坏除了取决于起居饮食外,更取决于心态——平和是最佳的心态,是最好的情绪。现实中,很多癌症患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却能抱着乐观的心态,有的到最后竟然可以病愈;若是身体康健无病痛,却天天怨天尤人,往往其寿命不长。

以和为贵的人缘分好。因为在待人处事方面,这样的人处处以慈悲谦柔的心态去对待人和事,不忍与人结恶缘,把最好的都让给别人,这样的人,人缘最好,到哪都招人喜欢。

以和为贵的人福报大。平和之人,心念波动较少,真理影现于心中,所谓「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心净的人不会随意计较,知道一切都有其因果,一切境遇都是恰如其分地展现:不顺时,他会自我反省,知是自己德行有亏,无福得到;顺境时,他知道乃是前福来报,不会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人一旦能时常返观自照,「和」就会不断地滋养心田,凡事顺心顺意。

婆媳、妯娌间关系的融洽,贵在和;家庭的幸福和乐,贵在和;工作的顺心顺意,贵在和;身心的健康安乐,贵在和;国家的昌盛富足,贵在和;道场的安稳安定,更贵在和。

佛陀制戒时就特别注重「六和敬」,因为如果没有「和」,僧团便无以为僧团。没有「和」,大众就不能安稳、和合地共住,势必会给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人和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如果能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多一点体谅,少一点抱怨;凡事能抱着「你大我小,你尊我卑,你高我低,你对我错」的心态,怎么会不安定、不和合呢?

道场就像我们的家一样,家人之间应该是相亲相爱的。我们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境遇,甚至有的一辈子似乎本不可能有机会相遇,今天却能相聚在一起出家:这一切,靠的都是阿弥陀佛的法缘啊!

佛说我们无始劫以来都曾做过兄弟姐妹、六亲眷属,因为无明愚痴,今世全然不觉。如果每个人都如是知,如是信:「哦,这是我过去世的父亲,那是我过去世的母亲。」那不晓得会多么珍重、珍惜他人!因此,除了要感恩清净、有法的修学道场外,还要感恩能和亲人相认的因缘,这些都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强缘加持。

若能明白这些,我们欢喜、感恩尚来不及,哪里还会彼此斤斤计较、自生烦恼呢?

《无量寿经》里说:“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可见得,佛所到之处,就是「和」所在的地方——和平、和谐、和顺、和乐、和敬……

而我们念佛之人,只要愿生西方,一向专念,内里就同时有了佛的生命;我们的心当下就会和顺而不暴烈,和谦而不高傲,和谐而不动乱,和睦而不争斗,和乐而不苦恼;所有的烦热苦恼、紧张压力,通通会通过「南无阿弥陀佛」这条管道,释向广大的净土空间,在佛光的映照下,黯淡愁云转为彩云祥瑞,庄严无尽虚空!

而我们一旦往生到佛国后,便能拥有和佛一样高的境界,便能够彻底完美地彰显「和」的殊胜、美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一滴水的思考

一滴水,单纯而透明,在阳光下却能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

十跪父母恩

父母一路养育我们长大,给予了我们许多,我们逐渐有了...

东山再起靠「感恩」

慈济人说「感恩」,简单的两个字,却很亲切。听过一则...

留三分余地于人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责人...

容言、容事、容人

容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

鞋底的味道

老方丈要派一个优秀的徒弟,去佛教圣地取经,他在觉醒...

大乘佛法为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问: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明贤法师答...

本焕老和尚的百岁感言

丙戌年末,老衲百岁。领导看望,弟子凑泊。同门合掌,...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常诵五菩萨心咒得美貌财富

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推荐】如何判断出自己临终是否能往生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

【佛教词典】街坊化主

或单称街坊、化主。禅林中,劝化于市井街坊,以募施物...

【佛教词典】摄僧大界结法

亦名:摄僧初大界结法、结初大界法、大界结法、人法二...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

一念因果一念觉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细微的破绽可能导致失败

偶尔到朋友办公室玩,发现在他的案头上,所有的办公用...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时的信愿称名

乃至十念,一定要谈这种深信切愿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

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

香欲的过患

庚三、明香欲过患 这个香是鼻根所对的境界。 三、诃香...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