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根与六尘

2014/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根与六尘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庵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上座比丘聚集在斋堂讨论着:‘诸位比丘!您们认为当六根接触六尘之时,是“眼”系缚“色”呢?还是“色”系缚“眼”呢?乃至于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意”系缚“法”呢?还是“法”系缚“意”呢?大众有何看法呢?’

此时,质多罗长者刚好有事来到精舍,见到诸上座比丘聚集在斋堂,便上前顶礼,而后退于一旁,向诸上座比丘请示:‘请问诸位尊者在研讨什么佛法呢?’

上座比丘们回答:‘质多罗长者!我们今日聚集在此,正在讨论当六根接触六尘之时,是“眼”系缚“色”呢?还是“色”系缚“眼”呢?乃至于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意”系缚“法”呢?还是“法”系缚“意”呢?’

长者又问:‘请问诸位尊者对于这个问题有何结论呢?’

诸上座比丘反问:‘长者,请问您有什么看法呢?’

长者回答:‘如果就我的看法,当六根接触六尘之时,其实并不是“眼”系缚“色”,也不是“色”系缚“眼”,乃至于不是“意”系缚“法”,也不是“法”系缚“意”。然而,如果我们心生贪欲,就会被贪欲系缚。譬如有两头牛,一头黑牛、一头白牛,用一条皮绳将它们绑在一起。有人问:“是黑牛绑住白牛?还是白牛绑住黑牛呢?”这是不是一样的问题呢?’

诸上座比丘回答:‘长者!既不是黑牛绑住白牛,也不是白牛绑住黑牛,而是那条皮绳绑住了这两头牛。’

长者接着便说:‘同理可知,当六根接触六尘之时,不是“眼”系“色”,也不是“色”系“眼”,乃至不是“意”系“法”,也不是“法”系“意”,而是因为贪欲生起,令六根与六尘相互系缚。’

随后,质多罗长者又聆听上座比丘更深入的法义开演,心中欢喜,作礼而去。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五七二)》

省思:

平常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习于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其根结就在于贪欲。因贪欲而六根攀缘六尘,无有止息。还没得到的,便汲汲营营向外驰求,得到了又担忧会失去,始终被外境所迷惑、束缚,不得解脱。

修行要从六根门头入手。平常六根向外攀缘、分别造作,唯有建立正确知见,经常思惟佛法并落实观照,改变攀缘的习惯,将这念心不断地向内收,才能在烦恼中解脱。透过佛法的种种加行,使心念作得了主,平时更要提起觉性,收摄六根,时时观照,检讨反省,不攀缘执着、不起烦恼,本具的清净心现前,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你心里的苦恼和困惑是谁放进去的

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说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他听说佛...

既不执着又能精进,这个矛盾怎么处理

问: 师父,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

未来比过去更美好

江苏江都人,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

圣严法师《生一棵树的气》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在扫院子,一边扫,一边抬头看看...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

商人砍柴能得福?

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业成功、赚尽天下财富。有人...

犯了错,要肯改过

学佛,就是要学一个「诚」字,要从内心发出那分清净的...

心灵的漏洞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

【佛教词典】染衣

(杂名)僧衣也以木兰色等之坏色染衣故也。名义集七曰...

【佛教词典】无余

(术语)无余残无余蕴也。谓事理之至极也。如无余涅槃...

舍报自杀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舍报自杀念着佛号,又有人助念,可以往生吗? 大...

成佛就在今天

禅师沉默许久回答:成佛就在今天。 小和尚当时听了不以...

为谁辛苦为谁忙

在汲汲营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想过人生在世的...

老是碰到跟你过不去的人

一般人对家亲眷属都是很亲爱的喽,没有问题。对冤家对...

大象的故事

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

芹菜的六大食疗功用

生活中,有很多人吃芹菜只吃梗而不吃叶,从营养学角度...

念佛法门,他力易行,横超生死

凭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判为难行道。念佛法...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地到处教化,有段时间到舍卫城的...

怎样的状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问: 法师您好!印祖一再强调我们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禅宗牧牛图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禅宗十牛图。是祖师...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