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布施饮食获得五种福报

2014/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布施饮食获得五种福报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里。当时,佛陀为比丘们开示:‘比丘当知,众生因饮食而得以生存。一旦没有饮食,就会体力不支,甚而形枯气竭。’

佛陀又开示:‘如果有人以饮食布施他人,将会获得五种福德,了达这个道理的智者,一定会乐于施食于人。这五种福报分别是:一、寿命延长;二、身相端严;三、气力增盛;四、快乐安隐;五、成就辩才。’

‘何以布施饮食会获得长寿的福报呢?因为一切众生都依靠食物而维持生命,如果不吃不喝,最多不超过七日,终将死亡。所以,布施食物给予他人,就如同帮助他人生存下来。如是善行,将生生世世于人间、天上,都能获得长寿的福报,命不中夭,健康无恼,且衣食无缺、财富无量。’

‘何以布施饮食会获得相貌端严的福报呢?因为众生会因饮食而气色红润、光泽,如果得不到食物,会因饥渴不适,面目槁枯憔悴。因此布施饮食的人,就如同助他人气色润泽。这样的善行也将令自己生生世世于天上、人间,都能获得仪表端正、容颜明丽的福报,人人见之欢喜,乃至恭敬作礼。’

‘何以布施饮食会获得气力增长的福报呢?因为一般人如果吃了食物,身体气力即可增盛,动作举止皆无留难。相反地,如果没有饮食的补给,将饱受饥渴热恼之苦,而气虚羸弱。所以布施食物给他人,就如同帮助他人获得健康与体力,自己也将因此善行,生生世世获得健康与充沛的体力,无论处在人间、天上,体力强健,行步自在。’

‘何以布施饮食会获得快乐安隐的福报呢?因为一般人在获得食物后,身体会因而安稳,而不致忧虑、困愁。如果无法取得食物,心中就忧愁苦恼,身体也不安稳,无论行住坐卧都无有依靠,不得安宁。所以布施食物的人,就如同帮助他人获得身心的安定,自己也将因此而世世安稳,心安体强,在人间、天上皆不逢灾难。所到之处,常遇贤师、良友,财富无数,不会短命早死或受到伤害。’

‘何以布施饮食会获得辩才无碍的福报呢?因为一般人获得食物后,气力充足旺盛,头脑清楚明白,思绪清晰敏捷,言语表达自然通达流利。若没有食物的补充,身体因此虚弱无力,思绪纷乱迟钝,语言表达也就无法通畅。所以布施食物给他人,就如同帮助他人增长智慧与辩才,自己也因此生生世世获得聪明才智,无论生在人间、天上,皆得口才便给、思辩通达,能令闻者欢喜信受,推崇敬仰。’

佛陀接着又开示:‘若以无上法布施一切众生者,既能获得这五种福报,所生之处更得见佛,听闻甚深妙法,修四无量心、四恩、六波罗蜜、三十七助道品,以法身现相,寿命无穷,相好分明,成就三十二相,具足十力,乃至究竟成佛。为令众生获得安乐,普济危厄,具无量智慧辩才,广说妙法,度脱十方一切众生。’

佛说此经时,诸比丘众、天龙鬼神、四众弟子,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典故摘自:《施食获五福报经》

省思:

修行学佛,欲了脱生死烦恼,乃至成就无上佛果,必须具足福慧资粮。布施供养,即是积集福慧资粮的首要行持。布施是一种付出,发心为了利益他人,令受施者因此得到利益。在布施的同时,既能放下内心的悭贪、执着,亦能藉此长养慈悲心、平等心、广大心。律云:‘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以利他的心布施,在付出的当下,心中自然清凉、法喜、快乐,这是修善积福的无上法门,也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萨行。

佛陀教示,修善积福之福田,以供养佛、法、僧三宝为最。三宝为众生的依怙,流布教法教导大众悟入正见,令众生得以转凡成圣、解脱生死。所以是布施、供养、修福的无上福田,如能清净供养,则生生世世与三宝结清净法缘,功德无量无边。所以在佛门中,于早、午斋前皆会合掌虔诚默念偈语:‘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获无碍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誓断众生贪欲之因缘

世间狂逸之甚,莫过于贪欲,因此应当勤断贪欲烦恼。 《...

常拳公主

某日,佛陀带领阿难尊者及众比丘入王舍城托钵乞食,在...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农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悬挂了结夏牌,为期三个月的结...

何不为自己积点福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钱局街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佛学漫画】福气

【佛学漫画】福气...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

坚受信念

在久远的古代,有个喜食人肉的国王,常常命令厨师在夜...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宽容的故事

当时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

心田中的野草与菩提种子

在没有修学的那些年,我为金钱忙碌,为名声忙碌,为了...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

张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经历有点奇特。他原来对佛...

露宿街头的富翁

古时有一个富翁,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

【佛教词典】伏虎寺

位于四川西南峨嵋山之伏虎山麓。距报国寺西一公里处。...

【佛教词典】尸利沙树

尸利沙,梵语 ?irīsa,巴利语 sirīsa。又作尸利洒树...

老无所依的老所长

老所长是我的远房表舅。他在我家里住了些日子,准备回...

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

末法时期,天下灾难频传。天地失调起源于人不断的追求...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一百多位参加庐山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莲友,在闭...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

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是否感觉很风光

某某师!要是有人,你在那讲经说法,或者你在放蒙山、...

人体内的毒素来源于何处

1、蛋白质产生的毒素 蛋白质摄入过量,不仅会造成肝肾...

不买点供品,佛菩萨就不加持你了吗

诸佛菩萨加持力,那得你自己发心,还有你得求他。有人...

这种满愿不是好事

好多人请了占察轮,不知道怎么用。最重要的是相应,相...

星云大师《幻想的毛病》

人,要有理想;有理想,才有目标,才能定宗旨,才能按...

自己为自己负责

在南传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这么一段话:我们不能...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惜福与培福

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