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智正念随缘住

2015/03/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祇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当时,庵罗女听说世尊于庵罗园净住说法,便装饰穿戴得十分庄严,乘车出鞞舍离城外,至世尊所在的林园,想要供养佛。当她抵达庵罗园门口,下车徒步走入,远远的就看见众人围绕着世尊,专注聆听法音。

世尊遥见庵罗女走来,随即向在座的比丘们开示:‘诸位比丘!当精勤摄心,保持正念正智。现前有庵罗女来请法的因缘,藉此告诫诸位:比丘应当如何精勤摄心、如何安住?’

‘比丘对于已生起之恶念及不善法,应当发起精进勇锐之心,专念修持种种方便法门,速求断除;对于未尝生起的恶念、不善法,应当戒慎观照,不令生起;对于未能生起之善法,则应发大愿心,令其速能成就;对于已经生起之善法,恒当忆持,不令忘失,精益求精,使其更臻圆满……,如此断恶修善、勤修不懈,以种种方便止观、回复用功,即是比丘精勤摄心、安住之道。’

世尊更进一步教示:‘比丘如何具足正智?若比丘行止进退之间,随时以智慧心,觉照自身威仪,凡瞻前顾后,或弯腰、起身、俯首、仰望之细行,乃至搭衣持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动静之间,皆能随顺清净觉性,保持智慧观照,去除妄想执着,如是安住用功,能具足正智。’

‘比丘如何具足正念?若比丘精勤不懈,修行方便止观法门──‘身念处观’,系心观想自身种种不净,以正智正念,调伏对色身之执着,乃至世间饮食男女的贪染爱欲;进而更微细谛观,思惟‘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法门,了知‘受、心、法’等种种法执,亦虚妄不实,以正智正念,调伏世间忧悲苦恼,如是修持安住,比丘便能具足正念。

‘希望大众都能勤修摄心之法,保持正智正念。藉着庵罗女来供养请法的因缘,告诫大众随缘安住用功。’语落,庵罗女已经来到世尊法座前方,五体投地,顶礼佛足,退坐于一侧。

世尊即为庵罗女开示种种法要,教导、劝修,令其生起敬信欢喜。庵罗女默默领受法语甘露,安住法喜之中。随后,庵罗女整肃仪容,恭敬顶礼佛陀,合掌祈愿:‘恳请世尊与诸大比丘,明日接受弟子至诚供养午斋。’

世尊默然慈允应供,庵罗女欢喜地再次顶礼佛足,告假归家,着手精心营设美味佳肴,布置床座,恭迎如来前来应供。

翌日上午,庵罗女派人前去礼请佛陀,告知:‘应供的时刻到了!’世尊与诸比丘便随使者,来到庵罗女的宅舍,庠序就座。庵罗女亲自供养各种佳馔。世尊与诸比丘用完斋饭,以水盥掌、漱口、洗钵之后,庵罗女持一小床座,于佛前端坐,恭请佛陀开示法要。

世尊以偈颂欢喜赞叹庵罗女的发心,并祝愿其天福受尽,闻法出家,弘化一方:

  ‘施者人爱念,多众所随从,

   名称日增高,远近皆悉闻,

   处众常和雅,离悭无所畏。

   是故智慧施,断悭永无余。

   上生忉利天,长夜受快乐,

   尽寿常修德,娱乐难陀园,

   百种诸天乐,五欲悦其心。

   彼于此人间,闻佛所说法,

   为善逝弟子,乐彼受化生。’

世尊为庵罗女慈悲开示、教导、劝修,令之信受欢喜,随即从座而起,安详而去。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省思:

古德云:‘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佛陀藉由庵罗女现前求法的因缘,提示众比丘当藉境练心,于日用中落实解行,如是坚住正念、随顺觉性,方能真正安住,随缘度化。

世尊教诫比丘,勤修四正勤、四念处观,恒以慧观端正威仪细行,乃至照破色、心等法,内外清净、一无所着,如是安住,可谓具足‘正智正念’。先以善舍恶,后以舍舍善,‘上乞佛道,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资色身’,上求下化,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而不执着,如是持之以恒,乃可名为真实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

发了菩提心后,要赶紧积集这两种资粮

什么是「资粮位」菩萨的相貌?就是这个「资粮位」的菩...

【佛学漫画】念安般

念安般是诸佛的入道初门,其中不光有简单的观呼吸,如...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

出家修行应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

不要用修行来伤你的心

第一点,修行不应该有时间性。 不要把它当工作,有上...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生死极苦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中,佛陀正在为人天四众说法。当时...

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

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等待的结果只有放弃或亡。 两...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地到处教化,有段时间到舍卫城的...

【佛教词典】离垢眼

(术语)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眼也。以可见得圣道故。维...

【佛教词典】诸蕴

蕴,积聚之义;如五根五境等诸色之积聚,称为色蕴。诸...

歪打正着

人的一生,谁都难免会犯错,不同的是面对错误的态度。...

【推荐】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

所谓禅病,是指由禅修方法不当直接引发的身心疾病或显...

散心称名,能否除罪?能否往生?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说这散心能不能除罪呢?你说...

星云大师体验最深的一次佛七

星云大师十五岁受戒时,因为烧戒疤的戒师烧得太深,把...

【图】惟贤长老弘法足迹

2009年4月,惟贤长老出席首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式。 20...

好机会往往错失于一念间

人命在呼吸间,若没有好好把握时光,宝贵的时间就很容...

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圣严法师《对自己有交代》

问:许多上班族因每天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像就...

【推荐】危机是人生的常态,不要惧怕危机

圣严法师曾在金融风暴期间鼓励台湾企业家,在面对各种...

聪明的乌龟

在河边的草丛中,有一只乌龟。一天,当它正在美滋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