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为何要用乌鸦与猪来做譬喻

2015/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为何要用乌鸦与猪来做譬喻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我今天开示佛法要用乌鸦与猪两种动物来做譬喻,大众听闻后应当善自思惟。”众比丘们齐声答:“是,世尊!”并专心从佛受教。

佛陀开示:“什么样的人会被比喻像乌鸦呢?就像有人在寂静之处,常耽溺于淫欲中,造作种种恶行,事后感到羞耻而心生悔意,于是便向他人坦诚自己所犯的过失。这样的人,虽然被修清净梵行的人指责其恶行,但仍有羞耻心,知道悔过,就像乌鸦常受饥饿之苦,总是吃一些不净的秽物,吃完便赶快擦嘴,深怕有其他的鸟类看见而嘲笑说:‘这乌鸦总是吃不净的秽物。’如同有人在闲静处,耽着淫欲,做不善行,事后因羞耻的缘故,便向他人发露忏悔。这样的行为就如乌鸦的习性。”

佛陀继续说道:“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譬喻如猪的习性呢 ? 如果有人在闲静处,时常耽溺于淫欲,造作种种恶行,却丝毫没有羞耻心,更遑论会忏悔过失。不但如此,还骄傲地向他人自夸说:‘我在财、色、名、食、睡五欲中悠游自得,有谁能够像我这样自在快乐呢?’这种人做了坏事,毫无羞耻悔改之心,就像猪的习性,总喜欢吃不干净的秽物,总是睡在肮脏的地方,还会到猪群当中蹦蹦跳跳。如果有人喜好淫欲、造作坏事,无羞耻心又不知悔改,还大言不惭地自我称赞:‘我在五欲中悠游自得,没有人能够像我这样快乐自在!’这样的行为就好像猪一样的习性。”

“诸位比丘!不论是乌鸦或是猪的习性,都是修行人应当舍弃与远离的。大众应当要朝此方向学习。”诸比丘们听闻佛陀开示后,心生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七。火灭品第十六(三)》

省思:

《佛说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尽的,芸芸众生始终向外追求欲望,任己沉浮于五欲之乐,因此迷失自性。学佛之人,当知欲望为众苦之源,发愿做自己心念的主人,远离五欲,时时刻刻返观自照,保持觉性存在,如古德云:“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道证法师:用坐电梯来比喻净土法门

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

下生死柱得解脱

以前有一个国家,设置了一根非常高大的石柱,完成后,...

平安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赏赐

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诈言马死喻

过去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黑马入阵与敌作战,由于恐惧害...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这桩事情就用了两个比...

佛经中关于「人身难得」的譬喻

在短暂的人生中,有的执著于事业、有的执著于爱情、有...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从不寂寞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

平安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赏赐

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

世间上真正的美女

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

【佛教词典】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

【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 p0614   因明入正理论云:同...

【佛教词典】十六特胜

(名数)特胜于四念处等之观,始自调心,终至悲想地,...

温馨漫画:母爱千千变

母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情感...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

修平等心,去除贫富贵贱之分别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人,诸位吉祥。今...

忏悔应具足十心

我们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

智者的四句话

有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

自己救自己

有一个叫通一的比丘,禅修多年,不得要领,就去请示心...

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

南怀瑾老师谈睡眠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

汉传佛教的忏法

禅修最重要的前行就是忏罪集资。忏罪也可以说是净障,...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吾人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有异,其智愚苦乐天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