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不寂寞

2011/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对外界事物有所依赖,就表示对你内在始终不动的本体没有了解,所以你感到寂寞孤独。开悟的寻求就是内在追寻的历程,去了解你本身就是圆满的。你是完美的,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东西。在任何情况下不论事情怎么演变,你永不寂寞。

十六岁那年,有一天我站在喜马拉雅山上,我在山洞的外边看到许多人朝这儿走。在他们靠近时,我认出他们是一位有权势的王子及他的秘书和随从。他走近我并很傲慢地对我说:“小和尚,我要来看你的师父!”

我以同样的口气回答他:“你没资格来看我师父!”

他的秘书就问道:“你不知道他是谁吗?”。

我回答说:“我不在乎他是谁,我负责守护这个山洞!你们都给我走开!”所以他们都无奈地离开了。他们又回来了好多次,但是没有用,因为我几乎没有准许过外人进来看我的师父。我要保护师父不受任何骚扰,我们也不想会见傲慢自大的人。

有时我会对我的师父说:“这些富人从老远来看你,你说你不愿见他们,这样说得过去吗?”

他微笑并回答说:“与我内在的朋友相处,我很快乐。我为什么需要见这些人呢?他们不是真正地在追求真理;他们只想得到一些世俗的东西。一个希望有个孩子,另外一个祈望能有高的职位。他们并不想要灵性的粮食,你为何要求我去见他们呢?”

最后这位有权势的王子了解我们不在乎他的地位,所以他改变他的态度。再度来时他很有礼貌地请求:“先生,我想求见你的上师可以吗?”

我带他到洞里,我上师正安祥地坐着。

王子想要表现优雅的举止和西方的礼貌。他说:“老师,你好像很寂寞。”

我的上师说:“是的,因为你来了这里。在你没来前,我正分享着我内在朋友的快乐。现在你来了,我就觉得寂寞了。”

内在的自性是人真正最好的朋友。知道去享有内在真正自我的人是不会寂寞的。谁使我们感到寂寞孤单呢?我们要求别人了解我们,爱我们或是我们也如此地去爱别人,都会产生寂寞和造成对外在的依靠。我们忘记内在永恒的朋友。当我们了解我们的真我,就不会再依靠外在的事物。对外在的依赖是无知的,须要加以驱除,内在的真我普爱一切,他们永不寂寞。寂寞孤独是一种疾病,能单独快乐地生活着即是能真正了知到内在的自性。得到了这个教训,王子回宫后经过沉思、反省,于是就开始做静坐。他很快地了解到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制造的寂寞烦恼中挣脱开来,去享受美满充实的人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修行人要能耐得住寂寞

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没有找到真如自性,所以才会寂寞

下面把妄想作一个总结: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

自从学佛后跟人格格不入....

一个居士说:自从学佛后,似乎跟人处处格格不入了,因...

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一个寂寞的人,虽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对于寂寞的...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爱的表达有时不用语言

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让我们感动。而那些发生的...

【推荐】莲池大师的德业

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的时候就...

善意可贵,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

爱要付诸行动

在一堂品行课上,教授为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

【佛教词典】圆通忏法

观音忏法的别名,因观音的别名就是圆通大士。...

【佛教词典】健驮梨

(真言)咒名。持之则能腾飞于空中,是由健驮罗国女巫...

六即佛之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五...

十种逆境为道场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

生意不好该如何改变

问: 师父,最近几年生意不好做,我想着改变,但又不...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

20道美容养生素食汤

1、双莲百合圆肉汤 安神,健身,预防心悸失眠 材料:莲...

老人是宝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对比丘们说:恭敬老人有很大的利...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

星云大师《就业工作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以万分欢喜的心情,告诉您一个...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

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

【推荐】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其实那是消灾免难

我们不论学一门技术,或者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