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实故事

2015/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实故事

那是民国九年的时候,有一则真实的传奇故事:有一山居人家,刚好办完喜事的第六天,全家人正在祭祀祖先之际,忽然从外面跑进来一只受惊的山鹿,原来这只山鹿是被一位猎人带着猎狗所追逐,一时山鹿逃生无路,便跑进该人家的祖先神桌下躲避。是时猎人追赶而至,便要索回山鹿,当时新娘顿觉奇怪,何以他家正在祭祖上香当儿,会跑来一只山鹿,因此就建议翁婆不要将山鹿还给猎人,也许这只山鹿与咱们一家有什么因缘,不然山间地方辽阔何处不去,怎会跑进我家逃生,因此我们一定要救山鹿才好。

当时翁婆二人亦觉新娘言之有理,便不欲还鹿给猎人,但是猎人说:山鹿是我追逐所得,虽然跑进你家,如非我引猎狗追逐,山鹿亦不会出现,如果你们不还鹿,就得以相等代价购之,则我将让鹿。这时猎人与山居老主人相互争执不下,新娘只好问猎人:如要购买,究竟开价多少?猎人说:二十块银圆便可。这时新娘的翁婆一听,心中暗道:我迎娶这门儿媳,全部才用去十五块银圆,为了一只山鹿,竟要价二十块银圆,翁婆二人便想还鹿,但是新娘救鹿之意甚坚,一再劝说翁婆,要设法救鹿,翁婆二人因新娘刚过门未几,也不便推辞,因此就与猎人讲价还价。

约近黄昏之际,大约讲到十五块银圆则猎人愿意让鹿,这时价钱已定,但是翁婆面现难色,便暗对新娘说:我家迎你过门,用去十五块银圆,其他尚且借贷四块银圆,我家又何来十五块银圆买鹿呢?这时新娘便禀告翁婆说:这倒没有关系,只要二位老人家同意买鹿,可以不必愁无银圆,儿媳自愿将陪嫁现金十五块银圆,全部拿出买鹿。当然翁婆见儿媳之意甚坚,也就同意买鹿,猎人得银归去,新娘从神案桌下招出山鹿,并且在山鹿头上安抚一翻,鹿儿受到安抚状似感激,轻跳几下,便往山中遁没不见。

一时新娘救鹿消息四处传遍,左邻右舍,无不取笑新娘何以如此愚傻,竟然用如此巨款买鹿放生,尤其新娘娘家,更是责备有加,但新娘亦都不在意,任由指责。事过二年春天,新娘已生下一个可爱男儿甫满周岁,正值家人忙碌之际,因此将孩子放置在院中的奶母椅上。这时山鹿复再出现,而且用其头上鹿角挟起奶母椅子及孩童,在院中回转两圈而后挟着孩童向外跑去。孩童家人见山鹿偷了孩子,便大大小小都追赶出来,追赶到山外之后,忽然听见一声巨响,回头一看,但见屋后高山坍落,而且覆盖了全部的房子,这时孩童的家人目睹此景,方知原来是山鹿为了报答新娘救命之恩,所以借著‘偷孩子’来引诱他们一家逃出难区。山鹿见目的已达,轻轻的将小孩放下来,然后跑向深山,隐去不见。

自从山难发生之后,因该地被崩山覆盖,未受难的都已他迁,该地一片荒凉,人迹渺渺,可是这则感人的故事发生后,使远近的人都深深的体会走兽亦灵知,若非当日新娘一片仁心,不惜重金挽救小鹿生命,则恐他们一家亦难逃山难之厄矣。

一个人如果有善良做底蕴,万物和神灵都会护佑。善良的人脸上有一种祥和的光。人因善良而美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太善良会被欺负,该怎么办

问: 在这个斗诤的世界里,如果太善良是会被欺负的。...

历代名人与佛教的故事

我国著论弘化第一人牟融 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

善良的表达

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

行善易命,邪淫丢官,都是如此迅速

有位福寿双全的老先生,少年时极其贫困,常常几天无米...

星云大师《佛教对行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各位...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

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先深信因果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昔时,释迦佛出现于世,为父王及大众宣说观佛三昧法门...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

宋释僧俊,俗姓王氏,京师人。出家后,不守戒律,未曾...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

第七个饼

世间万事不论成功与失败,好事或是坏事,都有过去累积...

【佛教词典】三面大黑

(神名)东密指为忿怒身摩诃迦罗天。台密指为大黑天毗...

【佛教词典】远行地

菩萨十地中之第七地名。...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黄庭坚戒淫发愿文

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

所有的法门,以无住为本

佛陀依止不生灭心,基本上是心量广大的;我们凡夫依止...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人应该要「住」在哪里

家,能够给我们永远的安住吗?动物中,即使一只小鸟,...

他是如何躲过命里的大难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尚无子。有相士告诉他说十月份...

弘一大师开示律学要略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

五百商人入海采宝

佛陀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商主带领五百位商人...

植物性蛋白才是优质的蛋白质

许多人想要改吃素,但有些人担心蛋白质摄取不够或营养...

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

诸仁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所...

至诚念佛,则杂念妄想悉渐消灭

原文: 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

在八识田中下阿弥陀佛的种子

众生都是凡夫,难免起烦恼,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