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慈忍治嗔恚

见羲法师  2010/1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滚滚红尘中,人往往被境界浪花里的是非曲直打得昏暗迷茫,唯有以一颗慈悲忍辱的心肠,随缘尽分的对待周遭的人事物,才是最巧妙的处世之方。

在唐朝武则天当政之时,曾有一位名叫娄师德的贤臣,其为人谨慎小心,由于娄师德曾经向武后推荐狄人杰的才能,才使得狄人杰顺利的担任宰相一职;然而,狄人杰却不知道是谁在背后荐举他做宰相的。当上宰相之后,狄人杰对娄师德总是看不顺眼,且时常想排挤娄师德。直到武后有一次拿出过去举荐丞相的旧奏章给狄人杰看,并说出娄师德对他的夸赞,狄人杰才满脸绯红,惭愧万分的说:“吾不及娄公远矣!”于是对娄师德的宽厚气度大为赞佩,两人从此成为好友。

憨山大师云:“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事实上,娄师德的宽厚气度是众所皆知的事。他与李昭德每天同时上朝,因为他身体肥胖,不免行动迟缓,李昭德等得不耐烦,破口大骂“田舍夫”(唐朝时骂人的术语,意思是粗里粗气的乡巴佬),娄师德也不生气,反而笑着说:“对,师德不为田舍夫,谁是田舍夫?”

一天,娄师德的弟弟正准备前往代州就任刺史一职,娄师德对他弟弟说:“我备位宰相,你又为州牧,我们当如何避免被人忌妒呢?”他的弟弟回答说:“今后如果有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不发怒,只是默默的擦掉它。”娄师德一听,却说:“不成,人家朝你吐口水,你擦干了,就是违背人家的意思,这样只会让他更愤怒;你应该笑而受之,令面自干。”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由来。当然,这或许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武后朝中正因为有这样的贤臣,难怪国富民安。

“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一般人做人做事多半不肯吃亏,好胜而刚强,认为柔和并非生存之道。殊不知,疾风知劲草,往往看起来柔弱不起眼的小草,在强风的吹袭下,竟然还比高大的树木更为坚韧;相反的,高大挺拔的树在暴风袭卷之后,往往被吹得东倒西歪,遍地的断枝残叶。同样的,娄师德的处世之道,就像小草般的坚强,韧性十足,所谓吃亏就是占便宜,人生在世也是如此,也就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而身为一个修行人,更必须时时穿着一袭柔和忍辱衣,时刻化除心中的嗔恚热恼。进一步的解释,“柔和”就是一种慈悲,并非懦弱,因为懦弱者无勇,不能忍受挫折的打击;选择迁就他人无礼的对待,柔和忍辱的慈悲,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一种智慧,是无我的、平等的、心量广大而无碍的。能远离私我的爱憎,乃至于自艾自怜的心态,必能面对挫折逆境的打击,处处以大局为重。以慈悲心将个人的名利得失抛诸于后,换得他人及团体的成就,这就是真正的慈忍,不但能降服心中的嗔怒,兼能利导众生,拔一切众生苦。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面对过去冤家、仇家逆境的考验时,应布施慈悲欢喜,或思惟“报冤行”,不怨天尤人,甘心甘受,处处以慈忍来对治嗔心。“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唯有慈悲才能拔众生苦,令众生欢喜。用慈悲心关怀大众,处处为人着想,则人见欢喜。慈悲心能令自己心量广大,产生容人的雅量,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解冤释结。若能进一步明白众生与己身真如平等、自他无二,就能做到冤亲平等,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儒家说:“积善之家必昌,昌未至是有余殃,殃去则昌;积不善之家必殃,殃未至必有余昌,昌去则殃。”道家亦云:“祸福无门,为人自招。”在在说明因缘果报,皆是自取自受。心中起一念慈悲,就能启发本具的光明,驱走心中嗔恚的昏暗,能够感招光明如意的人生,就算眼前尚有恶劣余报,终不会久滞;反之,心中起一念嗔恚,则有灾祸之殃,所谓“一念嗔至,万障门开”,纵使目前享有善果,也只是余报之善,不久终会失去光彩。

人生的顺逆得失,皆不离因果,了达此理就应时时以慈忍的法药来对治嗔恚,以致安心无为,超越“功德、黑暗”相互随逐的苦乐二境,如此才是处世的要妙之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护心勿起瞋

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

容易发怒,乃福气浅薄之人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

嗔恨心的可怕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弟子一起去游历。 走了几百里路...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能受气,方成器——曾国藩磨练李鸿章的启示

曾国藩在担任礼部侍郎期间,开办了一个专讲理学的讲堂...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学佛要实修实证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

宽容,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

财富与幸福

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

真正的富贵

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修...

【佛教词典】跋陀罗

(杂名)Uttarabhādrapadā,星名。译曰壁宿。见宝星...

【佛教词典】有体

【有体】 与无体相对,为有实体之法。有部宗立七十五法...

夏吃生姜七大好处

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鲜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

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

我们总是觉得我会经常的存在在这人世间,所以我要把所...

福增长者的出家因缘

佛陀住世时,王舍城中有位长者,名为福增,已年过百岁...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

阿弥陀佛不只是管往生

虽然阿弥陀佛是管大家生命结束时的往生,而药师佛是管...

禅的妙用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 妻子:...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酤酒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

保持一颗「不动心」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问: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

【推荐】菩提心是一切诸佛成佛之种子

发菩提心是佛教常用术语,全称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珠法师《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各位法师、居士、听众,今晚本人...

【推荐】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