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提心是一切诸佛成佛之种子

2019/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提心是一切诸佛成佛之种子

发菩提心是佛教常用术语,全称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菩提心是上求无上菩提之心,是一切诸佛成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就能够速成无上菩提。

菩提心是一切正愿之始,菩提的根本,大悲心的所依之处。修学菩萨道的人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佛子的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

发愿往生净土的人,首先必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中说,三辈往生之人,都应当发无上菩提心。

菩提心常因种种因缘而发,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发菩提心有四种缘,即:

一、见闻诸佛菩萨之不可思议神通变化。

二、虽未见神变,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

三、虽不闻法,但自见法灭之相,故护持正法。

四、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扰,而难得发心。

《发菩提心经论》则记载有发菩提心的四种因缘。即:一、思惟诸佛,二、观身之过患,三、慈愍众生,四、求最胜之果。

《大乘义章》指出发菩提心有三种之别:

一、相发心,见生死与涅槃之相,遂厌生死,发心求涅槃。

二、息相发心,知生死之本性寂灭,与涅槃无异;离差别相,始起平等之心。

三、真发心,知菩提之本性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归于自己之本心。《大乘起信论》则说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等三种发心,于信成就发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种发心。

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九云:“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大智度论》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菩提心的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证”等四弘誓愿。其中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成。简而言之,菩提心就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因而各种经论都赞叹其德以劝勉发菩提心之人。

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省庵大师十分重视学佛者发菩提心的问题。为了劝诫更多的学佛者发菩提心,他专门撰写了《劝发菩提心文》阐述发菩提心的重要。

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开篇即云:“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大师认为一个学佛者首先要发心;修行的要务,首先要立下大愿。如果不发心、立愿,则修行难以用上功夫。如果修行过程中不发菩提心,虽然辛苦,但最终难以有成就。为了令学佛者明了发菩提心的方法,大师在该文中还阐述了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大师云:“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大师认为,若佛子能够以上十个方面来修学,不仅能够进德修身,还能生起菩提心,从而圆证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

一生成佛的捷径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

七次往返诸天,最后一生觉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护法,叫作须达长者,他...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

梦参老和尚讲述开刀的亲身体验

当我到台湾动手术开刀的时候(一九九六年元月),我发...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各类蔬菜最营养的部分

一般来说,蔬菜可分为茎叶型、块根型和果实型三大类,...

怎么才能摆脱生死业力的恶性循环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

无上改命大法--准提法

改变人世间不好的生活环境和遭遇,永远是人们最大的努...

【佛教词典】初心

(术语)初发心而未经深行者。首楞严经一曰:复有无量...

【佛教词典】不倒单

即夜间不睡觉,结跏趺坐,或念佛,或参禅,或看话头,...

婚外恋的十大典型心态

一、 补偿心理 有的人因为夫妻分居,寂寞难耐,或者因...

这样去念佛,即使堕于恶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继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记。汝果真发孝心,...

10种垃圾食品尽量别吃

昨天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活动之一,预防疾病健...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

怎样对待历劫的冤亲债主

有冤亲债主乃至无量的冤亲债主,这都是正常的。那么我...

受持少法就能获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门

昔时,佛在海龙王宫,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众多大菩...

星云大师《人生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我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

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

问: 常有人自觉能力差、力量小,对社会、家庭没有影...

圣严法师:尊重同事如同菩萨

同事之间要彼此相互尊重,常常心怀谅解,上级对下属也...

人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

舍弃是一种智慧

前几天见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亲戚。他很年轻,却拥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