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在职场的戒烟戒酒经验

2017/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在职场的戒烟戒酒经验

在职场中坚持学佛,还要如法持戒,这确实很不容易。但只要信心坚定,同时祈求佛力加持,就一定能心遂愿满。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在职场的戒烟戒酒经验,希望能对仍受烟酒困扰的朋友有所启迪,为如理如法地持守戒律创造助道因缘。

戒烟

在我的公司,似乎学佛的人只有我一个,没有道友,没有知音,我处在各种人事、应酬以及质疑的“包围”之中。在戒烟之前,烟是我的过命嗜好,同时也是同事之间的沟通利器,能迅速拉近彼此距离,提高沟通效率。但吸烟毕竟有害健康,且对佛弟子来说,烟可纳入酒戒的范畴,故吸烟是有悖佛制的行为。二○一三年四月,我开始戒烟,但要戒断长达十五年的抽烟习惯,同时又与烟友撇清,其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那时没有布置佛堂,故戒烟之前,我没有进行任何仪式,只是默默地在心里祈求佛力加持。我把烟盒放在家,第一天带了五支烟去上班,第二天带了三支,第三天仍是三支,第四天一支。因烟量迅速减下来,导致抽烟间隔时间长,比如半天加一晚不抽,第二天上午只要抽半支,立刻头晕、心悸、出汗,好像中了毒一样。明知吸烟有害,可是人们还是不能自拔!开始减少烟量这几天我忍得很辛苦。同事经常互相递烟,到电梯口“聚抽”。这时如果有人给我递烟,我会毫不犹豫地接过来点上。不知为什么,竟然连续多天没人给我递烟,而抽得最凶的“大烟枪”(我和他相当)恰好也出差了。我就这样熬过了艰难的一周。

就在戒烟一周后,我的身体竟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感觉肺部清爽,以前一直如重石压胸的感觉,现在没有了。其次喉咙爽利,不再堵痰,不再咳嗽。再次,心脏的不适感消失了,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最后连浑身烟味也消失了,口臭大大减轻了,嗅觉、味觉也更灵敏了。反正周身清爽,非常美妙。更有趣的是,刚满一岁的小女儿也愿意主动和我亲近了,往我身上爬。在这之前,她闻到我的气味就要扭头抗拒的。

戒烟的第一阶段是最难熬的,很多人就败在这个阶段。根据我的经验,要想成功戒烟,必须注意以下要点:首先要坚定信念,快刀斩乱麻,说戒就戒,决不能拖泥带水。有的人慢慢戒,因为拖的时间太长,结果是戒不了。二是一断永断,决不沾染!这时就算有人强塞,给你点火,也不能抽,这是不可逾越的防线,一旦再抽一支,就有第二支;也决不可向人讨要,讨要不过瘾,就去买一包,心里还说决不买第二包,结果一包抽完,还会再买一包。如此则戒烟宣告失败!第三,眼离烟、耳离烟、鼻离烟、心离烟。这是我在实践中总结的法宝。不去想烟和“我要戒烟”这档子事,因为越想越强调,越想越有加持,导致心理倍受煎熬而直至崩溃。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将心思用在工作或其他事情上面。净界法师说:妄想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它的执著,你越执著就越有加持力,只要放下执著,烦恼不攻自破。说得太有道理了!戒烟何尝不是如此,到一定程度后,把烟和戒烟的想法全空掉,“空”也空掉,结果无比轻松,自然无碍!烟不戒自戒,一点也不难了。戒到后面,我就全靠这一点成功的。后来我明白了,这大概就是《金刚经》中“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点粗浅的运用吧。如果进一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必将获得无穷利益。

戒酒

彻底戒烟之后,我于二○一四年元月一日在广州光孝寺皈依了三宝,四月份进而求受五戒。自此我又迎来了职场上的一大难关——戒酒!须知酒是职场润滑剂,是上下沟通、左右逢源的必备利器。在中国,“酒文化”无处不在,无论是职场上的应酬,还是过年回家的各种聚会,都必然开喝,而且喝得越多越好、越HIGH越好,喝醉了那才有“诚意”,少喝不喝那就是“不合群”,那就是“孤僻”。我虽不善饮,但也能应付几杯,喝来喝去竟喝出了“感觉”,还对“二锅头”情有独钟了。

但我已受满分五戒,就必须戒酒!怎么戒?我给自己制定了原则,应酬可以吃肉边菜,酒则坚决不喝。我毅然宣布戒酒,也是快刀斩乱麻,说戒就戒,从此滴酒不沾。我深知酒肉娱乐在职场中的作用,在受戒之前,我已绝去升迁之望,甘心过一种清心寡欲、清汤寡水的生活。同事们当然不理解了,强劝者有之,哄骗者有之,鄙视者有之,我一概不为所动。如果说戒烟是与自己敌,那么戒酒就是与众人敌了。戒酒之后,娱乐场所也绝不再去,甚至“荤话”也不再说。时间长了,同事们都已了解,我的应酬自然慢慢少了。更难得的是,我戒酒取得了公司领导的认可。领导酒量甚巨,作风豪爽,但知道我严格戒酒后,竟连连称赞,说佩服佩服。在一次聚会中,大家一窝蜂地向领导敬酒,他毫无惧色,来者不拒。我很犹豫,不敬不好,敬也不好。怎么办?我突然想起了德亮法师在讲座中提到有同修敬果汁的办法。没有果汁,我倒了两杯白水,端到领导面前,说:“领导,我已戒酒,抱歉不能给您敬酒,我就敬您一杯水吧。”领导十分大度,端起水杯,微笑着说:“真不喝酒?”我说:“真不喝酒!”“那就喝水?”“就喝水。”领导一饮而尽,放下水杯,对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我也喝尽水杯,连称过奖。其实我理解领导,他应酬繁多,多年来已饮酒伤身,想戒而不可得。除应酬之外,自己想喝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了解到有些没受满分五戒的同修,大部分是因为没受酒戒,理由全是工作需要。一个同修说了句真话:其实还是自己想喝。可见戒酒不难,难在戒心。佛戒就是心戒,戒从心起,首要向内而求,自制其心。果能如此,佛戒不再难持。

同事这一关是过了,而同学这一关最难过。同学之间特别放肆,可以拿酒灌你,我就险遭此厄。某次有多年没见的同学从家乡来,十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席间一开始还谦让有礼,待酒过三巡、烟抽数支,声音开始高了,脸红脖子粗了,手舞足蹈了,椅子也踢翻了。其间我婉拒了各种劝酒,其中一位同学看到我一直没喝,烟也不抽,发现了新大陆似地叫起来:“某某,你为什么不喝酒?装什么装啊!”我婉言说已经戒酒,但不敢说皈依受戒之事,怕他毁谤造业。“戒酒?没病没痛,戒什么戒?”他“啪”地把一大杯啤酒放到我面前:“我千里迢迢跑过来,你一杯酒都不赏脸?喝了还是同学,不喝你看不起我!”我反复解释既已戒酒,不可破戒,心意领了,酒不能喝。他跳了起来,趁着三分醉意,将一大杯啤酒举到我头顶,说:“喝!喝了没事,不喝老子给你洗头!”我坚决地说:“洗头也不能喝,请原谅。”他说太不给面子了,将杯举高,作势欲浇。边上同学赶紧将他拉住,按到椅子上。他也趁势下台,不再胡闹。

每逢过年回到家乡的时候,就是同学聚会的高峰期,几乎天天聚会,天天醉酒,天天打麻将、K歌。我先前就颇觉此种聚会甚为无聊,受戒之后,毅然决然地拒绝参与。当然同学们也不强求,各不相扰。可见真要持戒,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关键是要过自己这一关。修行之人,甚不宜聚会哄闹、玩乐无度。弘一大师为修道人作出了杰出垂范,他曾在青岛婉拒市长之宴请,引用宋朝惟政大师诗曰:“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为僧只合居岩谷,国士筵中甚不宜。”在家居士,身未出家,心应出家,效仿祖师大德,方是正则。印光大师在《复念佛居士书》(《文钞?续编》)中也曾慈悲训示:“素食不洁之菜馆,吃素人,当永断此种饮食交际。彼若或请,直以不清洁辞之,亦免既受人请,亦不能不请人之冤枉糜费。彼以无理之礼请,不去,有何对不起?”

在彻底戒除了困扰我多年的两大恶习后,感觉身心慢慢清净,念佛状态似乎更好。当然这只是学佛的一点点粗浅利益,更多的无法详述。二○一四年五月,我到东林祖庭求受菩萨戒,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了全新的学佛历程。在此祝愿莲友们都能严持佛戒,获得无上法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饮酒戒

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

吸烟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

按: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发表文章指...

念佛戒烟的感悟

2012年,我开始接触佛法,次年正式皈依三宝,由于那时...

卖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内心的攀缘心什么叫酒呢?只...

爱喝酒的年轻人

有一位年轻人很爱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后...

吸烟的危害超过五荤

此文由龙树菩萨札记中录出,所论烟草之害,较五荤尤烈...

受五戒后饮酒需要重新受戒吗

问: 弟子已受过五戒,但在年终的年会上不得已喝了酒...

家人在家吃素,出门吃荤……

问: 南无阿弥陀佛,至诚顶礼宏海法师!家人十多年来,...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带着善良出来混,迟早会有人还的

今年24岁的美丽姑娘名叫Liz Woodward,目前在美国新泽...

进步哪有退步高

一个庄稼人家非常的好客,有朋友来拜访时,主人总是准...

隋代高僧吉藏大师

吉藏大师传承的法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教里万法皆空...

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惠施曾做过梁惠王的宰相,博学善辩,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佛教词典】天耳智证通

【天耳智证通】 p0371 集异门论十五卷十四页云:云何天...

【佛教词典】欲钩

(术语)菩萨以爱欲牵人遂济度之,欲犹如钩。维摩经佛...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

慧律法师《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沉痛殷切的呼吁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问: 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平常都放不下,临命终时能放下吗

我们在座的老年人多,家里的女儿、孙女、外孙、孙子,...

造佛像的缘起与功德利益

佛有二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无相,体遍虚空法...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转机

大雨过后,有人抬头看天,晴空万里,神清气爽。有人喜...

念佛时出现心魔该如何处理

问: 师父曾经碰过一个问题,可是后来在光碟里面没有...

净土法门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今天我们依然是讲净土缘起的第七门,就是为什么说净土...